胆经郄穴:外丘穴
外丘穴的位置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是足少阳胆经的 郄穴,能通调肝胆。外为内之对,丘即土丘,此穴在 外踝上方,局部肌肉隆起如丘,故名外丘。而郄穴一般都在比较深的位置,属于阳经, 主治急性痛症,因此对于胆经走向上的突发头痛、乳腺胀痛、坐骨神经痛等,都可以按揉外丘穴来缓解。而肝胆又相表里,肝又是主要的 解毒排毒 器官,常艾灸外丘穴,人体解毒能力就会加强。
平时多按按,疏肝利胆,通络止痛
大家平时多按揉外丘穴,能够充分发挥其 舒肝理气、通络安神、利胆清热 的作用。主要用于防治像 头疼、 脖子僵硬疼痛、腿脚无力或麻木、胸部和肋骨周围感觉胀满不舒服,还有精神狂躁等问题。下面白术具体说说外丘的功效和相关配伍用法,这样大家在调理病症的时候就能灵活运用了~1、通调肝胆,疏肝气、通胆经中医认为,肝胆相表里,且都具有 排毒功能,像身体内的痰湿、血瘀大多就靠它们了。若是肝胆功能异常,身体就会出现问题,如 食欲不振、口舌干燥、头晕目眩、腹部疼痛 等。这时候就要找外丘穴来调理,此穴在小腿上,取穴和按揉都非常方便。此外,肝、胆居于胁下,其经脉 循行于两胁,因此肋间神经痛主要与肝胆相关。若是情志不舒很容易导致肝脉不畅、肝气郁结或气机阻滞,所谓“不通则痛”,那么平时就可以多刺激外丘穴来疏肝气,调胆经。2、调腿部疾病:抽筋、老寒腿我们都想拥有一双强劲有力的腿,但很多人总是被 脚痛、抽筋、老寒腿、脚部麻木 等腿部疾患所困扰着。现在大家认识了这个外丘穴,就要灵活运用起来了。当遇到 小腿疼痛或软弱无力 时,就按揉外丘,平时行走过多导致的小腿酸胀,也可以稍用力按揉。还有常年的老寒腿问题,每当 冬季来临或阴雨天 时,病情便会加重,关节酸痛、冷痛、僵硬、肿胀等让人苦不堪言,这时记得多艾灸外丘穴,帮助疏散寒邪。3、缓解头痛、脖子痛、胸胁胀满随着深冬已至,天气多风且比较干燥,头部、脖颈很容易受 风邪和寒邪 侵袭,进而引发疼痛。外丘穴具有舒筋活络、止痛的功效,这时除了做好保暖工作外,还可以按揉或艾灸此穴,搭配后顶穴能更好地改善怕冷、头痛等病症。如果疼痛稍严重,可以再配合 按揉风池+后溪 来加速疏散风邪。
一穴多用:按揉、艾灸、刮痧
了解了外丘的功效和配伍用法后,大家再跟着白术针对如何刺激穴位来实操一遍吧。外丘穴在小腿外侧,不管是按摩、艾灸还是刮痧都非常方便。1、按摩点按: 将拇指指腹按压在外丘穴处,稍用力向下按压3-5秒后松开,力度以局部感到酸胀为宜,停留2秒后再进行点按,如此循环,每次点按2-3分钟。按揉: 大家也可以用双手拇指旋转按揉穴位3-5分钟,以穴位为中心,逆时针方向和顺时针方向均可。2、艾灸手持艾条距离穴位处3-5cm,一般艾灸 5-10分钟 即可,若配合其他穴位一起调理,也是一样每个穴位艾灸5-10分钟。艾灸频次为前3天连续灸,后期可以 一周2-3次,具体艾灸周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学过温元通脉灸的朋友,可按伍老师教的“定点回旋灸”的手法来实操,调理效果更好,坚持艾灸外丘穴可以驱散寒湿,改善老寒腿。注意: 艾灸前后喝点温开水,艾灸完 注意保暖。3、刮痧外丘穴在小腿外侧的肌肉深层处,可以采取 面刮法,刮痧时注意刮痧板与穴位呈45度左右,手腕发力,可自阳陵泉开始向下刮至此穴以下,力度由轻到重。简单一个穴位,功效这么多,朋友们日常一定要用起来,对于常见的 肝胆不通、老寒腿、抽筋、头痛、脖子痛 都是很有帮助的。看完文章的朋友不妨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并受益!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