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至一过,大家就能明显感觉到温度的骤降。
尤其是对于没有暖气的南方朋友们,已经到了 取暖全靠抖 的地步。
怕冷的朋友想必早就把压箱底的羽绒服都翻出来了,在家中火炉、空调之类的也是齐齐上线。
不过有些朋友就会奇怪了,身上是暖和了,空调、暖气一开甚至还会感觉到热,可一摸自己手脚啊,简直像冰块一样!
白天里双手僵住了,写字、做家务、玩手机都不方便。
而到了晚上,冰凉的四肢更是让人难以入睡,即使盖上被子,穿上厚袜子也无济于事。
今天白术就给大家分享3个暖身穴,找到他们利用起来,暖手暖全身,一年四季 手脚冰凉的朋友们 千万不要错过!
头顶有个小太阳——百会穴
《会元针灸学》中曾记载, 百会穴 是“五脏六腑奇经三阳,百脉之所会”,可以说是人体最大的阳气窝。因此,拍打百会穴可以充盈体内阳气,让气血迅速流向四肢,温暖手脚。一到冬天就手冷脚冷的人,特别是女性朋友,容易出现穿得再多手脚也不暖和的情况,这个时候就可以多拍一拍百会穴。
除了有助于补充体内阳气之外,经常 按揉或艾灸百会穴,还能够起到开窍醒脑,宁心安神的作用,对于 头痛、头晕、失眠 等常见病症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百会穴,大家可以采用拍打和艾灸的方法。1、拍百会具体方法: 首先将掌心对准百会穴处,然后用手掌直接轻轻拍打头顶,力度适中,早晚拍打100下,拍至 微微发热 即可。2、灸百会艾灸是一个很好的补阳方法,百会穴每次灸5-10分钟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现 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口干咽燥、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 等现象,说明身体有热证,这个时候不适合艾灸。
手背有个阳气池——阳池穴
阳池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原穴。取穴时 用力张开五指,中间三指的总肌腱尺侧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本穴。
在《医经理解》一书中对阳池穴的相关记载如下:_“手背为阳,腕骨之上有如池焉,故谓阳池。”_中医认为手背为阳,阳池穴位于我们的手背上,是阳气的蓄水池。按揉这个穴位,能让我们体内的阳气源源不断地生发出来。到了冬天大家都喜欢吃羊肉汤锅等食物来暖身,但是一个不小心吃多了也会造成 上火,引起 咽喉肿痛、目赤肿痛 等症状。这个时候按揉阳池穴可以起到 清热泻火 的作用,很好地改善上火引起的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情况。
阳池穴还可以 疏调三焦,三焦包括了人体内的五脏六腑,经常按揉阳池穴,对五脏六腑都有益处。下面给大家介绍两种按摩方法。1、按揉法先用右手手指,顺时针打圈按揉左手手背上的阳池穴,使力量由指尖传到阳池穴内,刺激阳池穴。每次按揉1-3分钟,按完左手上的阳池穴,再用左手手指按揉右手手背的阳池穴。
肚脐有个暖身丹——神阙穴
肚脐是非常 薄弱 的部位,各种“邪气”容易从这里进攻,入侵人体。这也是为什么中医建议大家即使是在夏天最热的时候也不要露肚脐的原因。肚脐中央有一个穴位神阙穴,它是“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可鼓舞一身之阳气,具有温通阳气、散寒通络的作用,是我们人体自带的“暖身丹”。
## 温馨提示:相关病症需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
点【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