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会穴:头上的小太阳
百会穴位于我们头顶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两耳尖连线与头正中线的交点)的位置。《会元针灸学》中曾记载,此穴是 “五脏六腑奇经三阳,百脉之所会”, 而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主一身之阳气。因此,百会穴可以说是人体阳气汇聚的部位。在冬天时,我们可以通过刺激百会穴的方式,来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体内的阳气,祛除寒邪、增强体质。除了振奋阳气之外,经常刺激百会穴,还能够开窍醒脑,宁心安神,对于头痛、头晕、失眠等常见病症也有着很好的防治作用。具体方法: 以指腹轻轻按压,先顺时针方向按揉60圈,然后再逆时针方向按揉60圈,每日进行2至3次。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每天清晨时拍打百会穴,这样不仅能充分升发人体的阳气,促进气血运行,还能作为日常保健,增强免疫力。具体方法: 首先将掌心对准百会穴处,然后用手掌直接轻轻拍打头顶,力度适中,早晚拍打100下,拍至 微微发热 即可。
大椎穴:背上的供暖厂”
1、搓揉大椎双手搓热,用 手掌在大椎穴处上下搓动 即可,每一次搓按的时间在3-5分钟,一天重复做2次。2、艾灸大椎艾灸大椎穴还能够温经散寒,帮助身体将更多的寒气排出体外,达到疏风散寒的目的。这对于治疗风寒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症状特别有效。艾灸方法: 点燃艾条,保持距离大椎穴2~3厘米的位置,以皮肤感觉温热但无灼痛感为宜,建议每次艾灸 5~10分钟,每周进行2~3次。
命门穴:腰间的“阳气窝”
命门穴同样属于督脉,位于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此穴被誉为“生命之门户、元气之根本”。与肾脏关系密切,具有培元补肾,强健腰脊、平衡肾阳肾阴的作用。中医认为, 肾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是推动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对各脏腑的生理活动起着温煦、激发和推动作用。在冬天时,我们通过按揉命门,就可以很好的温补肾阳,提升抗寒的能力。具体方法: 在按摩命门时,先将两手掌搓热,然后迅速用掌心擦命门,以感觉发热为度,每天早、晚各揉搓10~20次。家里有艾条的朋友,则可以每次 灸上5-10分钟,进一步促进气血运行,提升阳气、疏散风寒。在灸命门时,则先将艾条一端点燃,距皮肤 3~5厘米,进行熏灸,以局部有温热感为佳,建议每周2~3次。
涌泉穴:脚底的“小火炉”
俗话说:“ 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不少人最怕冷的地方就是脚底板,甚至穿厚袜子棉鞋都暖不起来!这时我们不要忽略了 脚底的小火炉——涌泉穴,此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同时,涌泉穴也是肾经的首穴,有着“肾经之气自此而出,犹如涌泉之水”的意思,刺激它能强肾补气,温煦全 身。除了正常的按揉和艾灸外,白术再给大家分享两个刺激涌泉穴的动作,不用手就能做!1、干洗脚(搓脚心)用双脚掌互相搓涌泉穴处,大家每天早上醒后在床上也可以试试干洗脚,重点搓涌泉穴处即可。每日坚持推搓涌泉穴,可增强寒冷季节的防寒保暖能力。2、提脚跟两脚站立并拢,双手自然下垂,吸气,双脚跟提起,脚趾抓地,头向上顶,拉直脊柱, 停顿2秒,随后两脚跟缓慢下落,轻震地面,这个动作一起一落为1次,一共做 9次。这个动作也能刺激到脚底的涌泉,一般来说 下午5点 左右,肾经气血最旺,这时提脚跟事半功倍。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