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过后,天气渐渐转冷,秋冬的过渡变得十分明显,我们的身体也面临着“换季”的挑战,此时正是最容易生病的时候。
尤其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不仅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消化道疾病,也容易受到呼吸道疾病的侵袭。
因此,在秋冬之交换季时,我们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 保健防病,防患于未然。
中医自古以来就强调“上医治未病,不治已病”的理念,将预防视为重中之重。
今天,白术在这里给大家分享 三个穴位,经常按揉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抵抗力,抵御外邪。
常揉百会穴 阳气足百病除
中医认为,头为 诸阳之会,我们身体的12正经中有6条阳经,其中手三阳的经脉是从手走向头部,足三阳的经脉是从头走向足部。而百会穴恰好位于我们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且此穴属督脉,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 主一身之阳气,是督脉与手三阳经、足三阳经的交会之处。《会元针灸学》中就曾记载,百会穴是“五脏六腑奇经三阳,百脉之所会”,因此,百会穴可以说是人体最大的阳气窝。除了振奋阳气之外,经常刺激百会穴,还能够开窍醒脑,宁心安神,对于头痛、头晕、失眠等常见病症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俗话说: “通则不痛”,有的朋友平时经常感到头痛,大多是因为头部经络气血淤堵了。我们按揉百会穴,能够疏通头部的经络,疼痛自然也就能止住了。具体方法: 以指腹轻轻按压,先顺时针方向按揉60圈,然后再逆时针方向按揉60圈,每日进行2至3次。此外,百会穴还能够宁心安神, 经常失眠 的朋友们每天拍一拍百会穴,坚持一段时间,失眠的现象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建议大家在每天清晨时按揉,可以充分升发人体的阳气,促进脑部气血循环,让人神清气爽,增强免疫力。
常揉太渊穴 巩固健康防线
我们想要提升正气,提高抵抗力,就绕不开肺脏。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平时呼吸到体内的自然界清气,是我们人体之气的重要来源之一。其次,肺能够 调节全身的气机,气在我们体内的运行,不管是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这些气的升降出入都要依赖于肺脏。同时,肺还主皮毛,我们的皮肤是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要是这道防线不牢固,那就很容易生病了。因此,补肺气也是提高抵抗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而太渊穴是肺经的原穴,是肺脏原气聚集、留止之处,位于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我们按揉太渊穴能够使肺气源源不断地生发出来,有助于 补益肺气,改善肺气亏虚 的现象。且太渊穴不仅是肺经的原穴,同时也是八会穴中的脉会,具有理血通脉的功效。当我们手臂、手腕出现疼痛时,不妨近道取穴,按揉太渊穴,治疗腕臂痛。对于现代人易患的腱鞘炎,按揉此穴也有辅助调理的效果。按揉方法: 建议大家每日早晚用拇指轻轻按压或揉动太渊穴,每次约3-5分钟,可宣肺止咳,增强肺功能。
常揉涌泉穴 培补健康之本
作为补肾大穴,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之井穴,有着“肾经之气自此而出,犹如涌泉之水”的意思,因此也被认为是肾经经脉的第一穴,具有滋阴益肾、平肝熄风的功效。人到中年之后,难免会有腰酸背痛、膝盖疼痛的情况,严重的甚至会感觉疼痛难忍。这时我们按揉涌泉穴,能够帮助改善肾虚,缓解 腰膝酸软、耳鸣、失眠 等症状,还有利于防止早衰,益寿延年。同时,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耳朵的听觉功能依赖于肾精的滋养。肾精充足,则听觉灵敏;肾精不足,则会导致耳鸣、听力减退等。一些上了年纪的朋友往往有耳鸣,耳背的情况,经常听不清周围的人讲话,其实就是因为肾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耗, 肾精不足了,耳朵就没有那么好使了。而我们经常按摩涌泉穴,对恢复听力很有益处。按揉方法: 我们在按揉时,先用一侧大拇指点按另一侧的涌泉穴,每次3分钟,按至足心发热后,再换另一只脚操作。若手指酸痛,则可以以手握拳,以涌泉穴为中心,有节奏地按压、敲击都可以,以稍有疼痛感为宜,每只脚50次左右。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