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穴除外患——防风寒
中医认为,疾病的外因往往是外界气候的异常,包括 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自然界不同的气候被合称为“六气”。六气若是太过就会演变为“邪气”,侵害我们的身体健康。而想要有效阻挡风寒的侵袭,我们可以用到风府穴和风池穴这两大穴位。古代医者有云,“风府、风池寻得到,伤寒百病一时消”。也就是说,平常多刺激这两个穴位,就能够有效抵御风寒的侵袭。1、风府穴风府穴的位置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风即风邪,府即聚集处,此穴在枕下, 可治风邪之为病,常是风邪聚集的部位,故名风府。这个穴位具有散风熄风、通关开窍的功效,经常按揉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背痛,流行性感冒等症状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此外,风府穴位于督脉,而督脉总督全身的阳气。如果风邪从这里进入人体,就会使阳气受损,从而出现 头痛、怕冷、畏寒 等症状。因此,保护好风府穴,就是保护我们体内的阳气。同时,风池位于足少阳胆经,此处一旦受风,人就会出现口苦、目眩等不适症状。而按摩此穴,有平肝熄风、祛风解毒、 通利官窍的作用,能够起到防治感冒的效果。其实不仅仅是感冒患者,这个穴位在日常生活中的 保健效果 也是很好的。比如大家平时看书或电脑时感到头颈部不舒服了,适当按揉此穴可以快速 消除疲劳,让你神清气爽。以上这两个穴位都在我们后脑勺处,俗话说“神仙也怕脑后风”。我们人体的后脑部分是最薄弱的地方,风邪很容易从此处侵入人体的内部。对于那些 抵抗力弱 的朋友来说,建议每天抽出几分钟的时间来按摩这两个穴位,能在很大程度上远离感冒和头疼的困扰。
1穴解内忧——固阳气
当然,防御风寒只是解除了外部威胁,想要真正免受风寒侵扰,还需从根本上 巩固我们体内的阳气。因此,第二步的关键在于利用我们身上的“固阳奇穴”——大椎穴。此穴位于我们后背的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肩平高。因其椎骨最大,故名大椎。大椎穴是督脉和手足三阳经相交汇的地方,被誉为“诸阳之会”。在《针灸甲乙经·督脉》中有云:“大椎者,阳中之阳也,一身阳气皆归之”。因此,我们经常 按揉或 艾灸大椎穴,能够通调一身之阳气,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此外,按揉或艾灸大椎穴还能够温经散寒,帮助身体将更多的寒气和湿气排出体外,达到疏风散寒的目的。这对于治疗风寒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症状特别有效。艾灸方法: 点燃艾条,保持距离大椎穴2~3厘米的位置,以皮肤感觉温热但无灼痛感为宜,建议每次艾灸 5~10分钟,每周进行2~3次。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