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到凉爽的转折,那么寒露就是从凉爽到寒冷的一个转折点,是天气转冷的象征。在这个时节,气温迅速下降,阴气渐重。我们也应顺应天时,调整生活方式,做好养生保健,为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接下来跟着白术一起来了解一下寒露时节的特点和养生注意事项吧!
寒露时节特点
1、燥邪当令
寒露时节,燥邪盛行。燥邪具有干燥、易伤津液的特点,容易导致人体出现 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 等症状。此外,燥邪还易伤肺,引起 干咳、气喘 等呼吸道疾病。
2、寒气渐生
随着气温的降低,寒气逐渐加重。寒邪具有寒冷、凝滞、收引的特性,容易导致人体气血运行不畅,出现 关节疼痛、屈伸不利 等症状。同时,寒邪还容易伤脾胃,引起 胃痛、腹泻 等消化系统疾病。
3、阳气收敛
进入寒露,阳气逐渐收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由外向内收敛。此时,人们容易感到 疲倦、乏力。因此,在寒露时节,我们应注意保养阳气,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寒露养生做好两件事
寒露后阳气收敛,天气干燥,温度降低,很多人易受燥邪、寒邪影响。因此,寒露养生应以润肺益胃和养阳防寒为重。
1、润肺益胃饮食上我们可以多吃些梨、芝麻、核桃、银耳、萝卜、莲藕、百合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这里白术推荐大家多喝 银耳百合莲子羹,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对于燥邪猖獗的秋季来说,是去燥的绝佳选择。材料: 银耳半朵,百合20克、莲子30克、冰糖适量做法:①首先将银耳泡发,去除根部,撕成小朵,百合洗净,浸泡备用;②莲子洗净,可以提前用温水浸泡半小时,这样更容易煮烂;③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银耳小朵,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约30 分钟,至银耳开始变得黏稠;④加入莲子继续炖煮 20 分钟左右,让莲子熟透;⑤接着放入百合,再煮 10 分钟左右,至百合变软;⑥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搅拌至融化即可。
银耳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莲子补脾止泻、益肾养心。三者搭配,对于缓解秋燥引起的 口干舌燥、咳嗽少痰 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同时也能滋养胃部。
此外,我们还可以按按太渊穴和足三里穴。太渊穴是肺经的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适当刺激太渊穴可以调节肺的功能,起到补肺气的作用,对于秋燥引起的 干咳、咽喉干燥 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合穴,具有健脾和胃等诸多功效。经常刺激这个穴位可以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改善 胃脘疼痛、腹胀、消化不良 等胃部问题。
2、养阳防寒
寒露时节气温下降明显且昼夜温差大,人体阳气开始收敛内藏,新陈代谢减缓。
此时若不养阳防寒,寒邪易伤阳气,干扰阳气收敛,使人体抵抗力下降,易引发各种疾病。
饮食上我们可以适当进补温热食物,可选择羊肉、牛肉等温热性的肉类。羊肉性温,具有温中健脾、补肾壮阳的功效,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热量,抵御寒冷。
生活起居上要早睡早起,保持适当的运动也是有必要的,散步、慢跑、太乙游龙拳等,这些运动都很不错,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阳气。
此外,白术还建议大家可以适当艾灸大椎穴和涌泉穴。艾灸大椎穴可以振奋阳气,抵御外邪入侵。艾灸涌泉穴可以补肾助阳、引火归元。
寒露保暖,护好这三处
寒露之际,天气渐渐向寒冷转变,人体的阳气逐步收敛,在这个时候不适合进行 “秋冻”,必须防止身体遭受寒凉。尤其要着重对肩颈、腰背以及脚部进行保暖。
1、暖颈
肩颈部位很容易被寒气侵袭,颈部分布着许多重要穴位。一旦受凉,很容易引发 感冒、咳嗽 以及 关节炎 等不适症状。
外出的时候,可以佩戴围巾或者穿上高领衣服,以此来为颈部保暖。
2、暖腰
风寒侵入腰部会 加重腰肌劳损 等病症。
可以将双手搓热后放在腰眼上,也可以做蹲起动作和转动腰部,这些方法都能起到很好的温热效果,还能够补肾壮腰、加固元气。
3、暖脚
俗话说:“若要安,脚要暖。” 脚距离心脏比较远,获得的热量较少,容易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进而导致 手脚冰凉、四肢乏力 等症状。
除了穿上厚袜子和棉拖鞋之外,平时可以多做做踮脚尖的动作。此外用热水泡脚,按摩涌泉穴,也能够舒筋活血,让全身都温暖起来。
寒露三不吃
1、少吃油腻食物
进食油腻过多容易给肠胃带来沉重负担,进而容易引发 消化不良、胃胀 等问题。
所以我们应当尽量减少对油腻食物的摄取,选择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2、少吃寒凉食物
寒露时节,人体的阳气开始慢慢收敛,气温也逐渐降低,我们的身体进入了一个相对虚弱的状态。
寒凉食物很容易刺激胃肠道,从而导致 腹泻、腹痛 等不适症状的出现。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尽量避免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冷饮、雪糕、生鱼片等。
3、避免过量食用辛热食物
秋季气候干燥,辛热食物具有温热、发散特性,像辣椒、姜、蒜、洋葱等辛热食物过量食用容易导致体内热气积聚,进而引发 上火、咽痛、口腔溃疡 等不适症状。
特别是对于一些 体质偏热、容易上火的人群 来说,更要谨慎食用这些辛热食物。
寒露养生要点归纳● 润肺益胃:多吃滋阴润肺养胃的食物、按摩太渊穴和足三里穴● 养阳防寒:适度进食温热食物,适当运动,艾灸大椎穴和涌泉穴● 做好保暖:不宜秋冻,着重对肩颈、腰背以及脚部进行保暖● 饮食三不吃:少吃油腻、生冷、辛热食物
做好寒露时节的养生保健工作,能有效增强体质,减少秋冬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
如果您也觉得不错,可以将这篇文章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知道并受益,一起为健康保驾护航!
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