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朋友喜欢 久坐不动,对着手机、电视、电脑一看就是半天。
而这也往往导致身体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尤其是腰部,承受着日益增加的压力,腰酸背痛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更为严峻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多少有些磨损,加上不当的用腰习惯,更会加剧 腰部压力,使腰痛反复发作。
因此,腰酸背痛已是很多中老年朋友生活中越来越突出的毛病。
今天白术就为大家分享4个动作,只要坚持练习,就能帮助我们补肾气,强腰脊,缓解腰酸背痛!
揉腰眼
腰眼穴是经外奇穴,位于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约3.5寸凹陷中,有强腰健肾的功效。经常按摩腰眼穴可缓解 腰痛,月经不调,腰肌劳损、腰部软组织扭挫伤、腰骶疼痛 等症状。具体方法: 取坐位或站立位,放松腰部肌肉。用一手的手掌大鱼际(即手掌拇指侧的大块肌肉区域)作为着力点,按压在腰眼穴上。然后保持力度适中,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缓按揉腰眼穴,持续2-3分钟。建议每天做2次,可在晨起或睡前进行,有助于缓解腰部疲劳,促进血液循环。此外,大家也可以使用艾灸的方法刺激腰眼穴。艾灸法: 点燃艾条,将艾条的一端对准腰眼穴,保持约 3-5厘米 的距离,进行定点回旋灸。艾条可缓慢移动,以腰眼穴为中心,覆盖周围区域,避免长时间固定在一个点,以防烫伤。每次艾灸5-10分钟,左右两穴都要灸,以皮肤温热舒适、微微发红为宜。前3天可连续灸,后续一周灸2-3次即可。
叩腰脊
我们腰背上有着督脉通行而过,督脉循行于腰背正中央延伸至尾骶区域,沿脊柱上行。经常叩击腰脊,不仅能有效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腰部和背部肌肉的力量,还能益肾固精,对 脊背疼痛、腰膝酸软 等都有较好的调理效果。具体操作: 将一只手或双手都握成空拳状,随后反转手臂置于背后,用拳眼对腰脊两侧进行连续叩击。之后逐渐将叩击位置下移,直至腰骶部。在此过程中,注意手法要平稳,力度由轻逐渐加重,不可突然使用蛮力。一般来说,将这一动作来回重复约10次,即可达到不错的锻炼效果。
转转腰
左右转动腰部,能够调节腰椎小关节和椎间盘,有效预防肌肉僵硬以及因疲劳引发的损伤,使腰部受力更加均衡。相较于坐着,站立状态下进行转腰动作效果更佳,因为它能适度放松紧绷的腰部肌肉,促进血液流通,改善肌肉功能。具体操作: 将双肘倚靠在座椅两侧的扶手上,或者双手撑住座椅表面;当然,大家也可以直接保持站立,双手叉腰,反复进行约10至15次的左右转腰动作。
按腘窝
膝关节后方的凹陷区域,我们通常称之为 腘窝,也叫作膝窝。在这个腘窝的横纹中点位置,存在一个重要的穴位——委中穴,此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重要穴位。在中医理论中,有“腰背委中求”的说法,意思是腰背部的病症可以通过刺激委中穴来治疗。我们通过按摩腘窝,刺激委中穴,能帮助疏通腰背部的经络,使气血运行更顺畅,对腰背部各种疼痛都有 缓解的作用。具体操作: 首先将双手摩擦至发热,然后用两手掌面分别在腘窝处进行上下来回的摩擦,期间间断性地按压委中穴。建议这个动作连续进行15至20次,以达到最佳的舒缓和调理效果。
日常养护
除了上述的动作外,大家在生活中也要多注意以下几点,才能更好的养护我们的腰背。1、纠正不良习惯
无论是站立、坐着还是躺下休息,我们都应维持正确的体态姿势,并经常变换,避免长时间维持固定姿势,导致肌肉紧张和劳损。同时,我们也要尽量避免单手提起重物,这样容易导致受力不均,增加 腰背损伤 的风险。二、减少弯腰、搬重物在平时,我们要尽量减少弯腰、搬重物、推重物等,因为此类动作都可能导致腰部受力明显增大,容易使腰椎间盘突出。建议大家在搬任何东西时, 不要太过弯腰,正确的方法是先活动一下腰部,然后蹲下来,将东西抱在怀里,再慢慢站起身,注意用力不要过猛。此外,在搬举物品时,还需遵循一个原则:重物不应超过腰部高度,轻物也不应举过肩膀,这样的能有效减少腰部受伤的可能性。三、做好腰部保护有腰椎疼痛、腰背酸痛的朋友,在日常出行时,可以佩戴腰围带从而保护腰部。朋友们,关于 “腰背养护” 的知识就分享到这里了,只要每天坚持,就能起到升阳气,补肾气,强腰脊的作用,远离腰酸背痛!看完文章的朋友,不妨把这些养生小秘诀分享出去,将健康传递给更多人!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