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早上好呀!
我们的五脏六腑有一个共同害怕,的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那就是 “积”。我们都知道,生活垃圾需要定期清理,人体其实也一样,需要及时清理体内的垃圾。俗话说 “积为百病之源”,一旦体内垃圾过多且未能及时清理,就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今天,白术就带大家一起看看,哪些病是 “积” 出来的,以及这些因 “积” 而生的病又该如何清除。
气积——伤肝
中医认为,气贵于流通。人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失常,都容易引起“气”的运行失常。
如此一来,便会导致气机郁滞不畅,进而形成 “气积”。
中医有 “怒为肝之志” 的说法, 容易动怒、脾气暴躁以及长期情志不舒畅,会使肝疏泄失调,从而导致气机不畅。
在日常生活中, 唉声叹气、情绪失常、烦躁不安、焦虑、抑郁、两肋闷痛、失眠多梦 等,这些都是 “气积” 发出的警告信号。
患有 心脑血管疾病的人 尤其需要注意,肝郁气滞可能还会引发血压升高,容易让人晕厥、发病。
这里,白术教大家3个改善“气积”的方法,赶紧学起来!
1、适当运动
运动是疏肝理气的好方法, 慢跑、爬山、健步走、太乙游龙拳 都是不错的选择。
2、饮食调理
适量补充有行气功能的食物如 柑橘、韭菜、洋葱、山楂、白萝卜 等,或是用 玫瑰花、茉莉花或薄荷冲水 代茶饮,有疏肝理气功效。
3、善用穴位
比如太冲穴,平时按一按,有助于排出身体的浊气,疏通各处脉络,每天睡前 按压10到15分钟,有疏肝理气之效。
水液聚积——伤肾
水液一般指的是人体内的津和液,能滋养脏腑、肌肤、肌肉关节和毛发。
人体对水液的吸收、转化、运输以及排泄,统称为水液代谢。
一旦我们人体的吸收、运化或者排泄功能失调,就可能导致水液在体内停聚,从而聚湿成痰,导致 眼袋沉重、身体浮肿、四肢沉重、腰腹胀满、少尿 等各种病症。
那么我们该如何调理呢?
1、饮食调理
日常多吃些利水消肿的食物,如 冬瓜、薏仁、芹菜、桑 葚 等。
另外, 玉米须泡水 喝,也具有利水通淋、清利湿热的功效。
2、善用穴位
配合按摩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位,也能起到温阳利水、消除水肿的功效。
食积,即积食。
“食积”指饮食无节制,导致食积不化,使脾胃不能正常运转而引起的一种脾胃病。
有些小朋友总是零食不离手,成年人为了工作应酬时可能会吃得不节制。
而老年人由于肠胃功能减退,也可能出现吃多了不消化、肚子胀等“积食”现象。总之, 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 等都是造成食积的常见原因。
除了 腹胀、腹痛、食欲下降 等不适,积食的人常出现 口臭、手脚心发热、精神萎靡 或 睡不踏实。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饮食调理和穴位保健两个方面来改善:
1、饮食调理
平常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健脾的食物,同时要少吃生冷食物,避免着凉。
在减少进食量的时候,还可以食用一些像 炒山楂、白萝卜粥 这类既容易消化,又具有顺气、健胃、补脾功效的食物。
2、适当按摩
按揉相关特殊部位,对缓解食积有很好的效果。
操作方法: 从虎口开始,沿食指外缘推到指端,可清大肠。
操作方法: 用拇指从另一侧拇指手掌面的第2节推向指根,可通胃经。
以上两个动作每次重复 50~100次,每天一次即可。
血积——伤血管
血瘀体质的人最典型的症状就是疼痛,且多是刺痛。此外还伴有 面色晦暗、唇甲青紫、牙龈易出血,舌头紫暗 等表现。有时胸肋会感到针刺般疼痛,小便少且颜色深。女性严重还会出现 闭经 或 痛经 现象。如果是老年人还会有 头疼、头晕、血压增高、腰酸刺痛 等症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调理:
1、饮食调理
多吃行气活血的食物,如 当归、黄芪、大枣 等,少吃冷饮或寒凉的食物。
3、善用穴位
按揉血海穴,可以稳血压,增强免疫力。
健康问题其实都是一点一点地“积”出来的,调理身体的各种问题,皆从清理“积”开始!
将此文转发、分享出去!大家一起对照“清理”起来,千万不要让疾病在你体内“生根发芽”!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