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早上好呀!不知不觉又是一年中秋,值此佳节之际,橘杏缘为大家送上中秋祝福!在这里祝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团圆,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对于中秋节,很多朋友想到最多的就是赏月、吃月饼,但此刻也不要忘记养生保健哦!中秋时节正是万物成熟的季节,气温也在逐渐转凉,此时 早晚温差大,最需要保养。今天白术给大家分享“中秋养生四妙招”,掌握好了养肺护肠胃,还能安心神,一起过个健康快乐的中秋节!
月饼好吃,更要会吃
但月饼虽好,食用不当却有可能损害健康。民间素有“一口月饼半斤油”的说法,虽然夸张了点,却也反映了月饼的高脂、高糖和高热量。因此,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朋友最好少吃或不吃月饼。小孩和老人消化能力较差,同样也要少吃,不然容易引起 反胃、食欲不振 等症状。一般情况下,建议每人每天食用月饼不超过一个,且具体数量还需考虑月饼的尺寸,总摄入量不宜超过100克。
养肺润燥,预防感冒
中秋节后马上就是秋分,天气转凉,需要预防感冒,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尤其是咱们中老年朋友更是要注意。白术在这里推荐一个能够振奋阳气、解表清热,防治感冒的穴位—— 大椎穴,大家可以经常按揉或艾灸。此穴位于我们后背的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肩平高。因其椎骨最大,故名大椎。大椎穴是督脉和手足三阳经相交汇的地方,被誉为“诸阳之会”。在《针灸甲乙经·督脉》中有云:“大椎者,阳中之阳也,一身阳气皆归之”。我们在感觉受寒后快要感冒,或者已经感冒时,按揉或艾灸大椎穴能够振奋人体的阳气, 驱散侵入的寒气,通畅诸条阳经的气血,从而起到调理的作用。同时,中秋时节气候逐渐干燥,而中医认为 燥令伤肺,容易引起咽唇干燥、干咳、皮肤干裂等燥症,因此我们在养生方面还要注意养肺润燥。且秋属肺金,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秋日宜收不宜散,所以在这个时候,建议减少食用葱、姜等辛味之物,转而适量增加酸味甘润的果蔬摄入。如百合、白萝卜、银耳、秋梨、柿子等食物,以帮助我们滋阴润肺、养阴生津。
早睡早起,养心安神
中秋佳节,本是 团圆喜庆、心情愉悦 的时刻,大家往往都比较开心,但在这份欢乐之中,我们也需要关注并合理安排作息。《黄帝内经》有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进入秋季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而且由于夏天身体过度消耗未能及时补充,我们容易出现浑身无力、精神疲倦、消化不良、昏昏欲睡等 “秋乏” 的症状。因此,我们在起居方面更要合理安排睡眠时间,早睡早起。早睡早起有益于 阳气的正常升降,能促使人体与自然环境相适应,从而有利于心神的安宁。通常情况下,秋季建议在晚上21点~22点入睡,早晨5点~6点起床比较合适。
天气转凉,宜调肠胃
进入秋季后,早晚温差变化大,容易导致人体受凉,进而 影响肠胃 的正常功能。
此时又恰逢中秋时节,吃月饼、家庭聚餐难以避免 高热量高油脂 的饮食,这些无疑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因此,我们在此时养护肠胃十分必要。首先要减少油腻、辛辣及生冷食物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的均衡与适度,让身体在享受节日氛围的同时,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其次,秋季是瓜果丰收的季节,若贪食生冷蔬果,特别是未经充分加热或处理的食物,容易导致 脾胃受寒,运化失职,从而引发腹泻、便溏等胃肠道疾病。因此,我们要尽量选择具有健脾和胃、温中散寒功效的食物,如山药、南瓜、小米等,以顾护脾胃,增强肠道的抗病能力。我们经常按揉、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同时,由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艾灸足三里穴也可补益气血,治疗气血亏虚引起的各种虚证。艾灸方法: 点燃艾条,保持距离大椎穴2~3厘米的位置,以皮肤感觉温热但无灼痛感为宜,建议每次艾灸5~10分钟,每周进行2~3次。注意事项: 艾灸时要注意室内通风,也要避免风直接吹到施灸部位。同时,在艾灸时要注意掌握好温度,避免烫伤皮肤。
中秋养生要点归纳● 吃好月饼:适量食用,搭配饮品一起吃● 预防感冒:按揉大椎穴,食酸少辛,养肺润燥●合理作息:早睡早起,养心安神●宜调肠胃:少食生冷、辛辣,艾灸足三里穴朋友们,关于中秋的养生小秘诀就说到这里了,大家都记住了吗?最后祝大家在团圆桌上,明月高悬映佳肴,健康路上,细水长流福寿添!看完文章的朋友可以顺手把这份中秋的关心和祝福,转发分享送给亲朋好友,将健康传递给更多的人!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