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养生没有效果?中医讲:不进行辩证施治的药膳食疗都是耍流氓!



药膳的应用原则/虚证

早安!见字如面。
今天是2025年3月26日,农历2月25。
药膳的应用首先应符合中医理论,遵循中医辩证用膳、因人、因地、因时用膳、饮食有度等中医理论原则。
在中医理论中,病症分为:
①、虚症
②、实证
③、寒证
④、热证
药膳的使用原则因在正确辨别症状的基础上选用合适食材,根据《黄帝内经》中讲到的 “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的原则。
因证用料制作药膳,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发挥药膳的保健预防、强身健体的作用,否则,不仅于病无益,反而会加重病情。
今天我们就先来讲讲虚证。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明天讲解实证的药膳应用。

虚证
虚证又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大类型,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药膳应分别给予益气、补血、滋阴、补阳的食材服用调理。
一、气虚的常见表现:气短自汗、肢体倦怠、语音低微、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虚大无力。
气虚又分:
1\. 心气虚
1.表现:心悸、心慌,活动后加重。气短乏力,容易疲倦。自汗(不活动时也出汗)。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苔白。可能伴有失眠或多梦。
2.核心问题:心的推动和调控功能减弱,影响血液循环和精神状态。
3.饮食推荐:
补气养血:红枣、桂圆、莲子、枸杞、猪心、红豆。
安神食材:酸枣仁(煮粥)、百合、小米、茯苓。
药膳方:桂圆莲子粥、红枣枸杞茶、黄芪炖鸡(少量)。
忌口:避免过度寒凉(如苦瓜、冷饮)、辛辣刺激(辣椒、酒)。
2\. 肝气虚
1.表现:情绪低落、胆怯易惊,缺乏决断力。胁肋部隐隐作痛(两肋胀闷)。四肢乏力,尤其手足发软,眼睛干涩、视物模糊。女性可能出现月经量少或推迟。
2.核心问题:肝的疏泄和藏血功能减弱,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及情绪失调。
3.饮食推荐:
疏肝补气:陈皮、玫瑰花茶、山楂、乌梅、黑豆、枸杞。
养血柔肝:菠菜、猪肝、桑葚、黑芝麻。
药膳方:玫瑰红枣茶、枸杞山药粥、当归黄芪炖瘦肉。
忌口:避免油腻(肥肉)、燥热(烧烤、油炸)、过量饮酒。
3\. 脾气虚
1.表现:食欲不振,腹胀(饭后加重)。大便稀溏或不成形。身体沉重,肌肉松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边有齿痕。容易浮肿(尤其是下肢)。
2.核心问题:脾的运化功能下降,影响营养吸收和水液代谢。
3.饮食推荐:
健脾益气:山药、南瓜、小米、茯苓、莲子、芡实、白扁豆。
温补食材:红枣、生姜、羊肉(少量)、鲫鱼。
药膳方:四神汤(山药+莲子+芡实+茯苓)、小米山药粥、党参黄芪炖瘦肉。
忌口:忌生冷(冰饮、生鱼片)、过甜(蛋糕)、胀气食物(豆类适量)。
4\. 肺气虚
1.表现:气短、呼吸浅,活动后加重。声音低微,说话易累。自汗,容易反复感冒。咳嗽无力,痰白清稀。皮肤干燥,免疫力低下。
2.核心问题: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减弱,导致卫外不固和呼吸异常。
3.饮食推荐:
补肺固表:银耳、百合、梨(炖煮)、杏仁、蜂蜜、山药。
增强免疫:黄芪(泡水或炖汤)、党参、虫草花、菌菇类。
药膳方:百合银耳羹、黄芪红枣茶、川贝炖雪梨。
忌口:忌辛辣(辣椒、胡椒)、烟酒、燥热食物(油炸食品)。
5\. 肾气虚
1.表现:腰膝酸软,下肢无力。耳鸣、听力减退。尿频、夜尿多,或尿后余沥。性功能减退(如早泄、遗精)。须发早白,记忆力下降。
2.核心问题:肾的封藏和固摄能力不足,影响生殖、生长和泌尿功能。
3.饮食推荐:
补肾固精:黑豆、黑芝麻、核桃、板栗、枸杞、海参、牡蛎。
温阳食材:羊肉(搭配生姜)、韭菜、山药、杜仲(煮汤)。
药膳方:黑豆核桃粥、枸杞杜仲猪腰汤、板栗炖鸡。
忌口:忌过咸(加重肾负担)、寒凉(冷饮、西瓜)、咖啡过量。
气虚共同特点: 五脏气虚均表现为功能减退,以乏力、气短、活动后加重为共性。
关联性:五脏相互影响(如脾虚易导致肺虚,肾虚可能加重心气虚)。

气虚饮食调理通用原则:
1.温热易消化:气虚者脾胃弱,建议食物煮烂、温热食用。
2.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加重负担。
结合季节:如夏季可加绿豆(但脾虚者少量),冬季多温补。
3.搭配药膳:黄芪、党参、山药等可日常入菜,但需辨证用量。常用补气中药如黄芪(补肺脾)、人参(补心脾)、党参、白术、桂圆、牛肉、大枣、西洋参、远志、酸枣仁、五味子等,配合饮食调理(如山药、莲子健脾胃)。

二、血虚
常见表现: 面色萎黄或淡白、指甲色淡、失眠多梦、毛发枯落、脉沉细, 常见于心、肝两脏。
调理原则:选择具有养心补肝作用的食物和药材制作药膳,如乌骨鸡、猪肝、夜交藤、合欢花、柏子仁、当归、阿胶等。

三、阴虚
常见表现:潮热盗汗、心烦失眠、口干少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午后潮热、夜间盗汗(睡觉时出汗)、手足心热、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
阴虚又分:
1、心阴虚
1.典型症状:心悸(心跳快而不安)、失眠多梦、口舌生疮、舌尖红赤、健忘、烦躁、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2.核心机制
心阴不足,虚火扰神,常见于思虑过度、熬夜或久病耗伤心血者。
3.饮食参考
可食用百合、莲子、桂圆肉,搭配银耳羹清心安神。
2、肝阴虚
1.典型症状:头晕目眩、眼睛干涩、视力模糊、胁肋隐痛、烦躁易怒、月经不调(量少色淡)、指甲脆弱、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2.核心机制
肝阴亏虚,筋膜失养,虚火上扰头目,常见于长期情绪压抑、熬夜或用眼过度者。
3.饮食参考
推荐枸杞、桑葚、黑芝麻,搭配甲鱼汤滋阴柔肝。
3、肾阴虚
1.典型症状:腰膝酸软无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潮热盗汗、男子遗精早泄,女子经少或崩漏、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2.核心机制
肾阴不足,髓海空虚,虚火内生,常见于年老体衰、房劳过度或久病伤肾者。
3.饮食参考
可食用山药、芡实、鸭肉,搭配杜仲枸杞茶滋肾填精。
4、肺阴虚
1.典型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声音嘶哑、咽喉干燥、午后潮热、盗汗、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2.核心机制
肺阴亏虚,清肃失职,虚火灼肺,常见于久咳不愈、吸烟或气候干燥地区人群。
3.饮食参考
推荐雪梨、川贝母、银耳,搭配百合麦冬粥润肺止咳。
5、脾阴虚
1.典型症状:食欲不振、腹胀便干、口渴但饮水不多、四肢无力、消瘦或虚胖、舌红少苔、脉细弱。
2.核心机制
脾阴不足,运化失常,常见于长期饮食不规律、过度节食或慢性腹泻者。
3.饮食参考
可食用茯苓、莲子、山药,搭配太子参红枣茶健脾养阴。

四、阳虚
常见表现:以肾阳虚最为常见。
1.典型症状:畏寒怕冷、四肢冰凉、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大便溏稀、神萎靡、易疲劳、舌淡苔白、脉沉迟。
2.常见诱因
长期受凉、过度贪凉(如冷饮、空调)。
年老体衰、久病伤阳。
3.饮食调理
宜吃:温补阳气的食物,如羊肉、牛肉、韭菜、生姜、核桃、桂圆、红枣、山药、南瓜。
忌吃:生冷寒凉(冰淇淋、西瓜、苦瓜)、油腻难消化食物。
推荐食谱:当归生姜羊肉汤、韭菜炒核桃、桂圆红枣粥、生姜红糖水。
阴虚者避免熬夜,阳虚者注意保暖。
温馨提示

文中方法需结合体质调整,身体不适的患者请咨询专业医师。

养生之目的;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养生五要素:取法于阴阳;饮食有节制;
作息有规律;劳作而不倦;房事不过度;
情志平和者皆能百岁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