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白露,防秋燥,御风寒,三件小事做得好,秋冬自然健健康康!


朋友们,早上好~今天,我们迎来了24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将秋季归于“金”元素,金在五行相配属白,白露因此得名。

如果说处暑代表着暑气的消失,那么白露则代表寒气的到来。白术所在的南方城市白天还会有一些热,但北方的朋友们就会明显感觉到天气凉爽了不少,尤其是晚上。白露时节,最显著的气候特点就是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每到这个时候不少朋友就会出现一些不适,比如 哮喘、过敏性鼻炎复发,或是 干咳、皮肤干燥、畏寒无汗、容易感冒 等。
白露养生有三宜

1、宜润肺
秋天气候干燥,容易损伤人体的津液,尤其是肺部的津液。
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一旦受影响,可能就会出现 干咳、口鼻干燥、皮肤干燥 等问题。因此,白露时节宜润肺。中医认为,白色入肺,我们可以多吃白色食物来养肺,如 百合、银耳、梨、白萝卜、山药 等。这里白术推荐大家可以多喝喝小吊梨汤,可滋阴润燥、润肺止咳。
材料: 雪梨1个,银耳半朵,乌梅2粒,冰糖10g,枸杞子5g,去核红枣1个
做法:
①雪梨洗净去皮,梨皮保留,梨肉切小块备用;
②银耳提前用清水泡发,撕成小朵,再用热水浸泡,盖上盖子焖10分钟出胶备用;
③将备好的银耳(连同泡银耳的热水)、梨肉、梨皮、乌梅、红枣、冰糖一起放入锅中,加入600ml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再煮30分钟;
④最后加入枸杞子,稍煮或关火焖10分钟即可。
除此之外,平时我们也可以多拍肺经。手太阴肺经从中府、云门开始,沿着手臂一直到大拇指的少商穴,一共有11个穴位。

调理肺经,可以促进肺的宣发和肃降,既能排浊气又能补肺气。平时 容易咳嗽、鼻塞、皮肤干燥 的朋友一定要每天坚持!方法: 空心掌拍打,从中府、云门开始,顺着经络从上到下 单方向拍打,不要来回拍。每天拍打 36遍,力度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痛感明显的地方可以适当多拍一下。
2、宜健脾
秋季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进补的关键时期,此时要注重调理脾胃,以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尤其是夏季刚过,想必大家都没少吃冷饮冷食,加上高温、吹空调,我们的脾胃功能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一些虚弱。因此,这个时节健脾正合适。
材料: 南瓜、小米、冰糖
做法:
①南瓜去皮切块,小米洗净;
②将南瓜和小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③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直至南瓜熟透,小米开花;
④加入适量冰糖,搅拌均匀,即可享用。
此外,平时我们还可以在醒来之后或是睡前多揉揉肚子。操作方法: 将双手搓热,左掌在下、右掌在上叠放贴于肚脐处,逆时针做小幅度的揉转,每次20~30圈。

“药王”孙思邈说过:“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常摩腹可以健脾助运,大家平时可以多试试这个动作,简单方便又健康~
3、宜补肾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后 天气会越来越凉,阳气渐收,阴气渐盛,尤其寒冬更是阴气盛极。肾气不足的人更容易 手脚冰凉、体虚怕冷、乏力。为了应对接下来的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并增加抵御外邪的能力,所以此时我们就要注意补养肾气了。平时,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温热性食物,如 羊肉、牛肉、核桃 等,以补肾阳。不过温热性食物不宜过量食用,以免上火。此外,我们还可以灸一灸涌泉穴,涌泉穴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出体表,可以补肾益精。灸法: 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处,并距离皮肤3-5cm,每次艾灸 5-10分钟。
注意这三点
健康过白露

1、早睡早起
白露时节,昼夜温差大,大自然的阳气逐渐收敛,阴气将越来越盛。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看,人的起居也应顺应自然界的这种阴阳变化,尽量早睡早起,天亮起床后适当活动,有利于 肺气的宣发和体内阳气的升发。

2、注意保暖
民间常有“春捂秋冻”的说法,虽说适当秋冻有助于锻炼我们的耐寒能力,但对于年老体弱者和身体虚寒的人群来说,此时并不建议过分秋冻。我们应注意保暖,适当添衣,保护好 腹部、脚部和肩膀 等关键部位。
3、动静适宜
秋高气爽,正是运动和出游的好时节。平时运动的话,尽量避开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刻,避免寒湿侵入。此外,还需遵循“动静结合”的原则,运动应以柔和为主,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像 散步、慢跑 或是 习练太乙游龙拳 这一类轻松平缓的锻炼方式就很不错。
白露养生要点归纳● 宜养肺: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每天拍肺经,润肺燥● 宜健脾:适当进补、常揉腹,调养脾胃● 宜补肾:适当食用一些温热性食物,灸涌泉穴,补肾阳● 日常起居:早睡早起,注意保暖,适当运动
朋友们,关于白露时节的养生重点和方法就介绍到这里了。大家别忘了顺应天时,好好养生~觉得文章实用的话,可以分享出去,一起健康过秋冬!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