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一到,我们正式迎来了秋天。虽然暑热还没有完全消退,但是降水越来越少,空气变得干燥起来。
大家可能还会发现咳嗽的病人也多了,特别是老人和小孩等抵抗力较差的人群更容易出现 喉咙痛痒、咽喉干燥,咳嗽少痰 等问题。
为什么秋季容易犯咳嗽呢?这是因为秋季“燥邪” 当令,而肺“喜润而恶燥”,最容易遭受燥邪的侵害,导致 肺气失宣,肺气上逆 而咳嗽。而且人们在炎热的夏季过度出汗,伤津耗气,若不注重体质的调理,正气尚未复原,又进入秋燥的季节,燥邪更易趁虚伤肺,引发咳嗽。因此,在秋季我们可以吃一些润肺的食物如 梨子、山药、百合 等来养护我们的肺脏。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合理增减衣服来应对早晚温差较大的情况以避免 感冒 发生。此外,白术还给大家分享一个可以润肺理气、缓解咳嗽的穴位——孔最穴。平时如果出现咳嗽不止的情况,我们可以按压此穴来缓解。
肺经郄穴:孔最穴
孔最穴,最早出自《针灸甲乙经》,是手太阴肺经的 郄穴。
孔,指毛孔、孔洞;最,是极致,多的意思,孔最,即通窍之极,为肺经气血深聚处。
也正是如此,孔最穴是理气通窍最常用的穴位,在我们想要 润肺、止咳、平喘、清热、止血 的时候,按揉孔最穴是最适合的选择。孔最穴的位置也很好找:它位于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连线上。
孔最穴功效
《黄帝内经》有云:“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就是说经络通则百病消,常按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祛病强身。而孔最穴是肺经脉气所发,肺经经气深聚之处,为肺经之郄穴,善治肺经肺脏之急重症和相关的血证,它可以通过泻肺热、降肺气、宣窍络,来达到 止咳平喘、消肿止痛 的效果。具体来说,孔最穴有以下三种功效:1、润肺理气孔最穴属手太阴肺经,它作为肺经经气深聚之处,刺激它可以疏通肺经,使气血得以顺畅流通。
而且肺气以降为顺,刺激孔最穴可以促进肺气的下行,达到宣发和肃降肺气的效果,进而改善肺部环境,保持肺部的正常生理功能,缓解因肺气上逆或肺气不宣引起的 气喘、咳嗽 等症状。
孔最穴对 慢性支气管炎、气喘、咳嗽等肺部疾病 都有突出疗效,尤其是突然咳嗽不止时,按压此穴可以缓解症状。
2、清热止血《金针秘传》中有记载,“孔最二穴在腕上七寸。治热病汗不出。咳逆,臂厥痛”,是说孔最穴可以治疗 热病,咳嗽,身体内热不出汗 等病症。肺主皮毛,肺气调和,毛窍玄府(汗孔)才能开阖正常,而孔最穴能通过清泻肺热来开泄腠理,通达玄府,发汗解表,进而治疗 热病无汗、头痛 等问题。另外,它还可缓解 手腕疼痛无力、肘臂疼痛 等症状。此外,秋季干燥,“燥金伤肺”,最易导致肺伤咳嗽。咳嗽剧烈的情况下,有的人甚至可能会咯出血丝。孔最穴作为手太阴肺经的郄穴,是经脉气血汇聚之处,可凉血止血,善于治疗血证、急症,如 急性咳嗽、高热不退、咽喉肿痛 等,对于 肺热咳嗽引起的咯血 有特效。3、治疗痔疮俗话说“十人九痔”,痔疮多是由于 饮食不洁,湿热下注 或 燥热内生 而下迫大肠,加上久坐不动,以致气行不畅,令直肠末端的经脉结滞不散而形成。孔最为肺经郄穴,宣畅肺气作用较强,且阴经郄穴主血,善治血证。而肺与大肠相表里,也就是说它们的经络是互通的,中医理论称其为“相互络属”。因此按摩此穴可调气行瘀、活血止血,可用于治疗痔疮出血。
孔最穴日常疗法
了解了孔最穴的功效和大致用法后,接下来白术就为大家介绍两种简单的刺激方法。1、按摩法用大拇指指腹垂直下压揉按,需要用点力,以按到有酸痛感,但是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为准。先按左臂穴位,再按右臂,每次各揉按 1~3分钟。
2、刮痧法准备好刮痧板,在穴位处涂上精油,从上至下刮孔最穴,保持适当的力度和速度,避免皮肤受损,周围皮肤出现微微发红、发热的现象即可。隔天刮一次,每次 3-5分钟,不强求出痧,若出痧需等痧退才能进行下一次刮拭。关于孔最穴的功效和用法就介绍到这里了!平时按一按,对 咳嗽、气喘、 咽喉炎、支气管炎、肘臂痛、手关节痛 、咯血、痔疮等 都有很不错的疗效。如果您也觉得这篇文章实用,不妨分享给身边的亲人朋友,大家一起试一试这个穴位的妙用吧~
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