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人体内,有一条最长的经络,从头到脚贯通全身,犹如一道坚实的长城,守护着我们的健康,身体所有的俞穴全都在这上面。
说到这,想必很多朋友都猜到了,那就是膀胱经。
膀胱经主要循行于人体背部和下肢外侧,由于风寒之邪往往从背后侵入,古人将膀胱经誉为 身体的藩篱,称其为抵御外界风寒的屏障。
同时,膀胱经又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我们可以借助刮痧、艾灸、拔罐等方法,把人体内的寒湿、毒素通过膀胱经排出。
当膀胱经通畅时,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得外寒难以入侵,内毒、寒湿以及身体中的废物也能从尿液中顺畅排出,从而维护身体的健康。
而如果膀胱经不通畅,可能就会出现痤疮、湿疹、尿频尿急、肩背部疼痛、容易感冒受寒、月经不调等症状。
由此可见,膀胱经功效十分强大,而位于该经络上的 穴位 同样如此,各个都有奇效,用好了,能帮我们调理从头到腿的各种问题。
接下来,白术给大家分享膀胱经上的三个重要穴位,大家每天拍一拍、按一按,就能起通络排毒,清热祛湿的作用,一起来看看吧!
清热明目—晴明穴
睛明穴是膀胱经的起始穴,位于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的凹陷处。我们保持正坐合眼,然后将手指置于内侧眼角稍上方,按压有一 凹陷处 即是睛明穴。睛明穴有泄热明目,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眼目疾患,包括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目视不明、近视、夜盲、色盲等症状。中医认为,眼部不适多是由于眼部气血运行不畅,气血阻滞,眼睛得不到滋养导致。而刺激睛明穴,能够促使膀胱经的 气血输送到眼部,改善眼周气血循环,供给细胞足够的氧分和能量,消除瘀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跟各种屏幕打交道,比如手机、电脑、电视等等。时间一长,就容易出现 眼部疲劳、视力模糊、眼干涩 等问题。而要想远离以上问题,建议大家可以试试经常按摩睛明穴。此穴是缓解眼睛疲劳第一要穴,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每隔两小时按揉一次睛明穴,对于放松眼睛大有裨益。具体方法: 端正坐姿,将右手拇指与食指分别放于左右侧睛明穴,两指指尖同时以画圈的方式由外上向内下按揉。此外,我们还可以将双手拇指放于睛明穴,其余四指轻放于额头,拇指指尖画圈按揉。建议每次按揉1~3分钟,力度要柔和、均匀、和缓。由于“睛明穴”距眼球很近,在按摩此穴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双手清 洁,防止手上的细菌感染眼睛。
强腰利湿—八髎穴
八髎穴不是单独的一个穴位,而是八个穴位的总称,包括 上髎、次髎、中髎、下髎 各一对,位于腰骶部,左右各四个。中医认为,八髎穴具有调理下焦、强腰利湿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遗尿、小便不利、腰痛、下肢酸痛等病症。且八髎穴邻近胞宫,而冲脉、任脉和督脉也都起于胞宫。其中,督脉主一身阳气,任脉主一身之血,冲脉则为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要靠他们支配,因此刺激八髎能够 通经活络,调理气血。此外,对于腰背痛、肩颈痛的朋友,也可以经常刺激八髎穴,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舒缓肌肉,有效缓解疼痛。具体方法: 首先保持站直,手握拳状,捶叩椎根区部(八髎穴位置),用力均匀,每次30下,有疏通经络、强腰利湿、调节气血的作用,大家有空就可以做。
解毒祛湿—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膀胱经上,有清热凉血、舒筋通络、祛除风湿的作用,主治腰背、肠胃的疾患。例如腰脊背痛、半身不遂、腹痛、遗尿、风湿性膝关节炎等症状。且因为足太阳膀胱经是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理,故委中穴可辅助治疗背腰部及下肢部的病症,这也是《四总穴歌》中 “腰背委中求” 的由来。对于生活中长期久坐、姿势不当造成的腰背酸痛,以及风湿痹痛、小便不利等病症,按揉委中穴都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具体方法: 可以先保持坐姿点,然后用食指指腹适当用力向内揉按委中穴,建议每次3到5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值得一提的是,膀胱经最活跃的时候为下午3点到5点,在这段时间揉按委中穴,效果更佳。
关于这3个穴位的功效和用法就介绍到这里了,经常按一按,舒筋通络,清热祛湿,排出一身毒!看完文章的朋友,不妨把这3个穴位分享出去,将健康传递给更多的人!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