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部位竟是人体“受寒重灾区”,3个方法为它驱寒,通经络,调气血!


人身上最容易受寒的部位是哪里?腿脚?腰腹?还是头部呢?
答案可能会让你有些意外,人体的“ 寒气大本营”竟然在我们的臀部!
按常理说,臀部肌肉发达、脂肪丰富,形成了一个天然的保温层,怎么会容易受寒呢?这就与它特殊的位置有关了。
中医认为人体上半身属阳,下半身属阴。而位于人体中部的臀部,扮演着 人体躯干与下肢间交通枢纽 的重要角色,也是 七大经络衔接的必经之处。人体内肝、脾、肾三阴经在下腹部与任脉交汇,这一区域属于寒邪易侵的薄弱地带,再加上寒气下沉的特征,由于位置位于躯干的最下端,靠近下腹,臀部自然而然成为了体内寒气积聚的主要场所。此外,现代人的工作方式多以坐姿为主, 久坐容易造成腰臀部血液循环不畅、瘀血停滞。而且臀部长时间接触寒凉物体时更容易被寒气入侵。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臀部逐渐成为了吸收寒气最多的部位,各种疾病也纷至沓来。
寒气入侵臀部的表现
1、影响直接掌管的脏腑臀部属于下焦,下焦包含大小肠、肾和膀胱等器官。 臀部寒气积聚首先会影响由下焦直接掌管的人体的二便排泄以及生殖功能,进而容易出现与之相关的疾病,常见的有痛经、月经不调等宫寒症状,盆腔积液、盆腔炎、附件炎、阴道炎等炎症,子宫或卵巢的囊肿肌瘤等。2、导致“上热下寒”心主火,肾主水,臀部若积寒瘀堵会使下焦不通,让心和肾之间的制衡状态切断,进而导致“上热下寒”。上“热”可能出现 口腔溃疡、咽喉痛、青春痘、失眠多梦 等症状;而下“寒”则可能出现腿脚发凉、腹痛 等不适。
一拍二坐三灸,为臀部“驱寒”
臀部受寒会诱发各种疾病。因此,保持臀部的温暖和血液循环畅通对于维护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接下来,白术就为大家介绍三种为臀部驱寒的方法:
一拍:通四经达六部为了改善臀部寒气积聚的情况,我们可以多做“拍屁股”的动作,久坐睡前都可以拍一拍,能 疏通下焦、激活臀肌、促进气血循环。
我们可以重点拍打臀部两侧的环跳穴。环跳穴的位置很好找: 它位于股骨大转子最凹点与骶管裂孔连线靠大腿外侧三分之一处。操作方法: 找到穴位后,双手握空掌,匀速轻轻拍打两侧环跳穴。拍打力度应由轻到重,以感受到酸胀感为最佳效果。建议每次拍打 20-30下,早晚各进行一次。

拍打环跳穴可以调理因湿邪下注引起的膀胱和生殖系统疾病,还能辅助治疗半身不遂。如果找不准穴位,直接拍打整个臀部区域同样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 拍打时应从上而下、先轻后重。白术建议大家每天 早、中、晚 每侧各拍打 5分钟,并根据个人体质情况,灵活调整拍打的力度和时间频次,如年老体弱者拍打手法应更为轻柔。
注意事项:
1、拍打只限于臀部,避免过度向上延伸,以免拍到肾区而引起其他不适。
2、以下情况的人群不建议拍打:臀部皮肤有破溃、有严重出血倾向、有发热、急性传染病、癫痫、严重心脏病、内脏肿瘤、骨折未愈合、骨结核、类风湿的人,或经期、妊娠期女性。
二坐:通气血强免疫作为联通躯干与下肢的交通枢纽、7大经络衔接的必经之处,臀部也是循环阻塞和毒素堆积的“重灾区”。中医认为,“脾主统血”,它承载着生成气血、运输气血的重任。当脾经畅通无阻时, 运血生血功能得到强化,人体气血循环畅通,淤堵的毒素自然也会被疏通。
今天,白术为大家介绍一个可以激活脾经,改善臀部血液循环的动作——蝴蝶坐。这个动作非常简单,动作要领如下:

1、在垫子或床上坐下,双腿弯曲,两脚相对,尽量让脚跟靠近会阴部;
2、双手握住两脚脚尖,同时膝盖向两侧打开,尽量贴地;3、腰板挺直,双膝有节奏地像地板方向下沉抬起,就像蝴蝶煽动翅膀;4、保持这个姿势抖动30下即可,每天可重复练习2-3次。
这个动作通过双腿的折叠和摆动, 能够深度拉伸臀部肌肉和经络,进而促进臀部的血液循环。
在练习结束后,如果你发现自己出现打嗝、排气的情况,或者站起来后腿脚不自觉想要用力,这都是体内毒素和浊物正在慢慢排出的迹象。
三灸:散寒气祛湿毒艾灸作为一种温阳保健方式,可散寒湿、通经络、补气血,以其温通之性,激发体内阳气,驱逐寒邪之气,温和而不伤身。臀部的肾经、膀胱经、胆经等经络一旦受到寒湿毒邪入侵,就会出现气滞血瘀。此时,艾灸便成为了驱散这些寒湿毒邪的法宝。在这里,白术建议大家重点灸八髎穴。八髎穴是八个穴位的总称: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正好位于腰臀连接处,它是 调节人一身气血的总开关。八髎属人体下焦处,下焦不通,肝肾功能受阻,就会造成女性气虚血亏,引起 更年期综合症、妇科炎症 等。疏通了八髎穴,就能彻底打通上下焦的淤堵。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便秘、盆腔炎等病症都可以得到调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把艾条点燃后悬置于距离穴位皮肤 3-5cm 处,根据温度调节距离。每次艾灸 10-15分钟,以皮肤微微潮红、感觉温暖舒适为宜。每周 进行 2-3次 艾灸即可。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