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后15天,清热祛湿是关键,做好这3点,安心神,健脾胃,为三伏打基础!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转眼间,我们迎来了小暑节气。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
民间素有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之说,这也代表着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时段即将来临。

由于这一时节的气候特点,人体容易受湿热邪气的侵袭,出现疲倦乏力、头身困重、食欲不佳、口干口苦,烦躁失眠等现象,我们常常形容为苦夏或长夏。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 应该如何调养身体呢?白术建议大家在小暑节气要消暑养心,也要注意健脾化湿,同时在饮食上,当以清补为主。

消暑养心是关键
我们在平时可以减少外出,多做些 静心宁神 的事情,如阅读、书法、冥想等,这些都能帮助平复心情,减少烦躁。在饮食上,要适当吃一些清热生津、解暑润燥的水果,如西瓜、葡萄、哈密瓜及梨子等,不仅能补充水分,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升身体抵抗力。此外,大家还可以多做下面这3件事来养护心神。1、拳击劳宫清心火动作要领:保持站立或坐姿均可,然后两手放松,一手五指叉开伸直,另一手握拳击打掌心(劳宫穴位置)。注意左右手交替进行,每次击打20次左右。劳宫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是心包经的荥穴,具有清心火,除湿热,凉血息风,理气和胃,镇静安神的功效。在中医理论中,心主神明,心包经对心脏起着保护作用,而劳宫穴作为 心包经上 的重要穴位,通过拳击劳宫穴,促进气血流通,能够达到清心火、安神养心的效果。2、  手按神门除心烦神门穴属手少阴心经,位于前臂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是心经气血运行的门户。此穴具有益心安神,通经活络的作用,经常按揉可以除烦安神,改善心悸心烦、失眠多梦。我们在按揉此穴时力量不需要太大,建议每次用拇指的指腹端按压穴位 5~10分钟,早晚各一次。3、午间补觉安心神夏季心火旺,加上天热出汗多,而汗为心之液,无形中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因此,我们一定要给心脏休息的时间。在中午11~13点时,正值 心经当令,我们如果在此时能小睡片刻,对于养护心脏极为有益,还能让我们整个下午都保持精力充沛的状态。白术建议午睡时间在30分钟左右即可,最多不要超过1小时。即使不能够睡觉,也应眯一会,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 养心护心、缓解疲劳。
祛湿健脾灸三穴
“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小暑时节雨水充沛,带来的湿气经暑热蒸腾,天地间闷热潮湿,就好像一个大蒸笼。在这样的气候下, 湿邪困脾,容易出现头重昏沉、食欲不振,舌苔厚腻,周身黏糊不爽等不适症状。此时我们可以通过按揉和艾灸穴位的方式祛除体内湿气,强健脾胃。以下是白术推荐的三个穴位:1、脾俞穴脾俞穴位于背部,当第 11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具有健脾和胃,利湿升清的功效。通过按摩或艾灸脾俞穴,能够加强脾 运化水湿 的功能,将身体多余的水分转输到肺肾。再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液和尿液排泄出体外,令湿浊消散,诸症解除,从根本上达到祛湿的目的。艾灸时,每次灸5-10分钟,注意把握好艾灸的程度,以使得局部的皮肤能够感觉到温热为宜,不要灼伤皮肤。2、阴陵泉穴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作为足太阴脾经的合穴,阴陵泉穴具有 健脾化湿、通利三焦以及消胀利水 的功效,被誉为人体祛湿的“大将军”。在艾灸时,把艾条点燃后,悬置于距离穴位皮肤 3-5cm处,根据温度调节距离,建议每次艾灸5-10分钟,以皮肤微微潮红、感觉温和为宜。3、太白穴太白穴是足太阴脾经的输穴、具有健脾和胃、理气化湿的作用,位于第一跖趾关节近端,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小暑饮食,重在清补
小暑节气暑湿之邪渐盛,在饮食上,我们需要吃一些清热解暑、清补开胃的食物,白术在下面给大家分享2款食疗。1、绿豆莲子汤在闷热的天气里,一碗 绿豆莲子汤 无疑是清凉解 暑的绝佳选择,不仅甘凉可口,而且还能促进食欲、清热毒、安心神、祛湿气。食材: 准备绿豆约100克、莲子50克、清水足量,冰糖适量。做法: 首先将将绿豆和莲子分别洗净,用清水浸泡1-2小时。然后将浸泡好的食材放入锅中,加入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煮一个小时至绿豆开花酥烂,然后加入适量冰糖即可。2、莲藕党参玉竹排骨汤食材: 准备莲藕500克,党参20克,玉竹20克,排骨500克,生姜5克。做法: 将莲藕切块,排骨焯水,生姜切片,再将以上材料加入锅中,倒入入适量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40-60分钟后,加盐调味,吃肉喝汤。莲藕在煮熟之后可健脾开胃、益血补心;党参甘平,可健脾补肺益气;玉竹可养胃生津,三者合用与排骨熬成汤,非常适合脾胃虚弱的朋友食用。小暑节气养生要点归纳● 消暑养心:拳击劳宫、手按神门、午间补觉● 祛湿健脾:按摩或艾灸脾俞穴、阴陵泉穴、太白穴● 饮食清补:绿豆莲子汤、莲藕党参玉竹排骨汤
朋友们,关于小暑养生就聊到这里了,大家看完不妨花1秒钟将【小暑节气养生要点】分享出去,让身边的亲朋好友趁着小暑节气都能养好身体,健康度过长夏。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