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2022年卫生部门统计,我国高血压人数已达到2.45亿。也就是说,每4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同时每2个成人中就有1人是潜在高血压患者,而且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
加之夏季天气比较炎热,一些 心脑血管患者 更要警惕血压上升,一旦发现及时调理。高血压是比较常见的慢性病,发作时一般会出现 头晕头痛、心慌心悸、眼花耳鸣、四肢麻木、失眠健忘 等典型症状。当然,也有一部分人的高血压是没有明显症状的,但随着血压的升高,很可能出现 心梗、脑梗、中风 等严重危害生命的病症,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无声的杀手”。今天白术就和大家好好聊聊这个 “高血压”以及如何有效地预防和调理。
1次血压高就是高血压吗?
反之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如果——
① 非同日3次 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②居家连续规范测量血压 5-7天,平均血压≥135/85mm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也就是说偶尔1次血压高,不代表就是高血压,不用过度担心,但也不能轻视,要定期测量。此外,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平时 _吸烟酗酒、肥胖、不良作息、情绪易激动者_ 要多注意,这些都是引发高血压的原因,多占一条危险就多一分。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如 轻油少盐、戒烟酒、坚持运动、管理体重 等能达到很好的调理效果,同时,白术还分享两大防治妙招,希望帮助大家轻松应对高血压。
一、擒贼先擒王,从肝入手事半功倍
与高血压息息相关的脏腑当属 肝,这是为什么呢?肝主疏泄,能疏通气机,一方面能让气血顺畅地流向全身,滋养各个脏腑,另一方面气顺了, 心情自然舒畅,遇到不如意的小事也不会闷闷不乐,这样一来 血压自然平稳。反之,肝主疏泄的功能异常,就很容易导致 气血上冲或淤堵,随着“气血的压力”越来越大,血压就会越来越高,长期如此,很可能就会引发高血压。中医讲 “怒则气上”、“怒伤肝”,平时生气就很容易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因此平时尽量保持稳定的情绪,想发脾气的时候,试试先深呼吸6秒,会感觉舒畅很多。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简便有效的祖牟疗法来 疏肝理气、调和气 血,主要是从以下3处入手:1、督脉中焦区肝在中焦,那么我们可以找到 督脉的中焦区位置:第7胸椎(平齐肩胛角)→第2腰椎。找准定位后,下面开始按揉:先用我们的手肘, 垂直向下 作用于按摩部位,身体稍向下用力,使力通过 肱骨关节 将力度直接传导到皮下组织,然后 沿着脊柱向两侧(左右方向)推拉,每处推拉 3-5下,做完后再移动到下一处,脊柱两侧都要做。这个区域不方便自己按揉的话,可以请家人帮忙按摩,痛的地方可以重点按揉。2、下颌骨骨缝下 颌 骨骨缝 就在耳后处,主要是耳根→下颚角,左右各1个,用 食指关节,通过上下推拉的手法一路按揉下去,也是每处按揉 3-5下,然后移动到下一处,两侧都要做。颌3、枕骨骨缝这个 枕骨骨缝 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了,上次介绍“ ”调理方法时就按摩了这处,症状马上就能缓解。而高血压的症状多是 头晕目眩,突然站起来还可能摔倒,所以这个位置也要好好按摩。按摩枕骨骨缝时,可以从耳根开始,一直沿着枕骨骨缝横向推拉到对侧的耳根。 当然也可以直接用双手 大拇指指腹 按揉。督脉中焦区是从整体上调理全身气血,此外,高血压发作时,我们的气血整体是往头面部走的,因此再从下颌骨和枕骨入手配合疏通头部气血,效果更好。高血压是慢性病,需要耐心调理, 每天1次,以7天为一个疗程,如果需要更深入系统地调理高血压的朋友,可以关注李小社老师的《祖牟疗法实战班》课程。
二、人体暗藏“降压药”:太渊穴+曲泉穴
人体是一个天然大药房,每一个穴位都是一味良药,而对于高血压,在我们身体上还有 两颗天然“降压药”。1、太渊穴太渊穴 是脉之会,是脏腑气血会聚之处,有着理血通脉的功效,因此对血压也有着很好的调节作用。太渊穴就在我们的手腕上,具体位于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按揉起来很方便。找准太渊穴之后,用 大拇指的指腹点按或按揉3-5分钟 就可以了。2、曲泉穴曲泉穴最善治膝关节疼痛,也是 降血压的要穴,此穴属肝经,位于膝部,腘横纹内侧端,半腱肌肌腱内缘凹陷中。当然,除了按揉这2个穴位,排除热证,还可以配合 艾灸5-10分钟 那效果就更好了。好了,今天关于高血压的知识和调理方法就介绍到这里了,大家可以灵活运用文中的 2大妙招,控制好自己的血压,远离 头晕头痛、心慌心悸、眼花耳鸣,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亲朋好友,能多帮一个是一个。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