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好心脾是关键
最近听到不少朋友反馈时常感到 胸闷、心悸、头晕头痛,甚至连晚上睡觉都不安稳,这在中医看来,多是心气不足、心血不畅的表现。夏至所在的这个月,在古人看来是一个 阴阳互争之月,对身体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心,《黄帝内经》有云:“火热为夏,内应于心,心主血、藏神”。如果心被扰乱了,或者心火过旺,不仅容易 心烦气躁,还会 影响五脏六腑的功能,甚至 降低人体免疫力,从而引发各种疾病,所以心安定,身体才安定。为此,我们可以在夏至前后3天重点练习静心调息,做好对心的保健:在安静的环境中坐着或站着,闭目养神,然后深呼吸;吸气时,想象大自然的清新空气进入体内,呼气时,将体内的浊气排出。每天中午抽出5分钟练习,能帮助放松心情,促进心脉畅通。如果有睡不好觉或者睡觉时燥热、出汗,以及有时会感觉 胸闷、心烦、坐立不安 的情况,可以按揉或灸一灸内关穴和膻中穴。
此外,养心还得健脾,二者息息相关。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气健运,血液化生有源,心血就会比较充盈,那么脾也会得到心血的濡养,使脾气更加健运。白术推荐1个养心脾的动作:拍打小腿内侧,尤其是 _心悸、失眠、多梦、食少、腹胀、乏力、面色发黄_ 的人一定要多拍打。拍打小腿为什么能同时强健心脾呢?一方面,小腿被称为“第二心脏”, 把小腿照顾好,就等于在身体下部加了一个“泵”,可助心脏一臂之力。另一方面,小腿内侧汇聚肝经、脾经、肾经等经络,拍打此处可以疏通经络,有益于气血运行畅通,辅助改善睡眠质量。
二、做好3防:防暑热、防鼻炎、防腹泻
夏至时节,正值“梅雨”季节,空气 潮湿闷热,不仅物品容易发霉,人也会觉得不舒服,一些病菌容易滋生,加之人们在炎热的天气吹空调、喝冷饮,给 鼻炎、腹泻 有了可乘之机。因此,在这个特殊的节气里,我们要做好三防:防暑热、防鼻炎、防腹泻。1、防暑热夏至来了,虽然还没到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但离入伏不远了,高温天气是主流,体感温度也很可能接近甚至超过35℃。又闷又热的环境,人最怕被暑气所伤,要知道即使是普通的中暑也是会损伤脑细胞的,比如带来 反应速度变慢、记忆力减退 等后遗症。中医将暑气对人体的伤害程度把它分为:冒暑、伤暑和中暑。冒暑是最轻微的,症状一般表现为 头晕脑胀、发烧、微微出汗、咳嗽,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经历。防暑不是躲进空调房和喝冰冻饮料,而是要 常喝温热的茶水 如 乌梅汤,如果出了很多汗,茶水里加点盐和糖,可以补充电解质,也可以喝绿豆粥、荷叶冬瓜皮粥等。2、防鼻炎很多患有鼻炎的朋友一到夏天就频繁发作,鼻涕擤个不停,伴随鼻干鼻痒,时不时还打个喷嚏。 为什么鼻炎在夏季会高发呢?由于夏天比较热,大家习惯早晚吹着空调,在空气不流通和室内外温差大的情况下,人的抵抗力容易下降,进而受到病毒感染,鼻为肺系的最外端,呼吸之门户,一旦外邪入侵,经络不通,此处最容易受到伤害。这种情况又不敢乱吃药,怎么办呢?其实,我们可以用祖牟疗法课程里调鼻炎的方式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绿色安全, 重点按揉3处即可:
① 颈侧骨缝: 耳根→锁骨窝(用食指关节按揉)
② 枕骨骨缝: 耳根→风池穴(用食指关节按揉)
③ 鼻翼线: 鼻翼→印堂(用食指指腹按揉)
可以每天按1次, 做完了①②步的左右两侧,再做第③步,当按揉到有结节的地方要重点多次按揉,说明有淤堵,尽量把它 按小、按消。(想要了解更详细的实操视频的朋友,可以学习《祖牟疗法调理鼻炎咽炎问题》)3、防腹泻天气一热,大家就喜欢喝冷饮和吹空调,我们只感觉舒服痛快,却没有意识到阴寒袭人,贪凉过度就会损伤人体阳气,进而出现 腹泻、急性肠胃炎 等症状。要防治腹泻,我们平时可以 多喝温开水,并配合按摩腹部:用双手掌心交替顺时针方向揉按腹部。按摩完腹部后可以重点按揉2穴:足三里+天枢。这2个穴位都有健胃止泻的作用,如果没有明显热证, 配合艾灸效果会更好。
三、吃好3食:夏至面、夏至饼、夏至羹
在夏至节气的传统习俗中,我们可以品尝到各种特色美食,如清爽的 夏至面、香甜的 夏至饼 以及滋补的 夏至羹 等,这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更蕴含着养生之道。1、夏至面俗话说“ 一碗夏至面,暑气消大半”。大部分地区都有吃夏至面的习俗,不管是北方的炸酱面、打卤面,南方的阳春面、竹升面,还是川味凉面等,都非常美味,也十分契合夏至的特点。2、夏至饼民间有谚云“ 夏至夏至,麦饼尽吃”。比较经典的夏至饼就是艾草麦饼和松花麦饼了。松花麦饼做法:将面粉加点温开水揉成面团,摊冷后分成一个个小面团,然后将松花粉撒在砧板上,将面团放上用擀面杖擀成圆形,放入馅(韭菜、苋菜、豆荚、肉类等)后摊成薄饼,煎熟即可。3、夏至羹夏至日吃夏至羹由来已久,俗话说“ 吃了夏至羹,麻石踩成坑”,意味着人们吃了夏至羹后会变得有力气,代表了人们对健康的美好愿望。这里的夏至羹主要是指 用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尤其在湖南长沙地区比较流行。当然除了这个,也可以吃糯米莲藕羹、红枣银耳莲子羹,能健脾养心 、滋养元气。夏至节气养生要点归纳
- 养好心脾:静心调息、拍打小腿内侧 - 做好三防:防暑热、防鼻炎、防腹泻 - 吃好三食:夏至面、夏至饼、夏至羹
好了,夏至养生就介绍到这里了,大家看完不妨花1秒钟将 【夏至节气养生要点】 分享出去,让身边的亲朋好友趁着夏至节气 养心脾、清暑热、强免疫,为三伏打下健康基础。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