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3分钟,打通这条经络,活气血、排淤堵,大病小病难上身!

对中医有过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我们身体内存在十二条主要的经脉,它们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的重要通道。一旦这些通道堵塞,就会造成身体内的气血运行受阻,养分不能运送,垃圾无法及时排出,相应的 脏腑功能 也会受到影响。
简单3步,疏通脾经
脾经是 足太阴脾经 的简称,起于脚大拇指内侧的隐白穴。然后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继续穿过大腿内侧的前缘,进一步延伸至腹部,与脾相联系,我们可以通过拍打、推刮等方式来疏通脾经。1、拍打法拍打是中医常用的疏通经络的方式,通过拍打能够刺激脾经,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脾胃功能。方法: 先将一只脚的脚踝压在另一条大腿上,也就是架腿。对于做这个姿势不方便的朋友,可以采用侧坐沙发的姿势,一条腿盘放在沙发上,另一条腿踩在地上。这个坐姿正好可以将脾经暴露出来,从而便于拍打。

接下来,我们手握空心拳,由下至上一路拍打上来,用力适中,对于大腿部位的脾经拍打时可稍用力,两条腿都要拍,每侧‍以3~5分钟为佳。建议拍打的时间选在 上午9:00~11:00 之间,这时气血流注脾经,其余时间也可以拍打,次数视自己的情况而定。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拍打的过程中 发现痛点,表明脾经上存在堵塞的地方,这时可以着重拍打痛的地方,将淤堵的穴位打通。2、推(刮)一条线这条线就是小腿脾经,其实也是指阴陵泉穴、地机穴、漏谷穴、三阴交穴这4个穴位。三阴交穴是三条阴经的交叉点,可以调动 肝、脾、肾 这三条经络的气血以通畅脾经。方法: 先涂抹一层精油,然后手持刮痧板和皮肤呈45度角,用手腕发力,从 三阴交穴往阴陵泉穴的方向 刮,即从下往上的方向轻轻刮拭 1-3分钟,刮完右脚再刮左脚。如果在刮小腿脾经的过程中发现痛点正好压在脾经上,那一定要多揉痛点处,当痛点消失时,说明脾经的经络已经得到了疏通。

脾经一通,体内多余的 水湿 就能更顺畅地排出,且脾经是通过膀胱来排湿的,所以坚持推一段时间后,会感觉小便增多,这是身体在排湿的表现。
3、推腹法脾经有许多穴位都位于胸腹部,具体是在人体中线两侧大约4寸的位置(即左右两侧的胸腹部),如果在这些位置上感受到痛点,很可能是脾经存在问题。方法: 可以站着也可以躺着,将双手交叠,掌心朝下,沿着胸腔逐渐向下推,直至触及小腹区域,建议 推100下左右。这个动作不仅有助于加快肠胃的蠕动,促进新陈代谢,还能有效疏通体内的瘀滞,使气血流通更为顺畅。当气血畅通,脾胃功能和谐时,不仅身体健康得到改善,我们的睡眠质量也会显著提升。但注意不要在 刚吃饱后立即 进行推腹,以免对消化系统造成负担,最佳的时间是在饭后半小时左右,同时推腹时力度也要适中。
疏通脾经,调理重病、慢性病
最终甚至会导致体内气血运行受阻,形成脉络中的瘀滞,即所谓的“久病必瘀”。而脾能够统摄全身的气血,确保血液在正确的道路上流通。脾经通畅了,气血就能顺畅地流向身体各个部位,从而有助于疾病逐渐得到改善和缓解。2、调久病之虚人们之所以会生病,往往是因为体内的正气无法抵御 外来的邪气。当疾病持续时间较长时,邪气会逐渐侵蚀并削弱体内的正气,因此“久病必虚”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而人体内的正气主要来源于我们所摄入的食物经过消化后产生的水谷精气。一旦脾经保持通畅,脾的 运化功能 便会得到增强,进而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利用这些水谷精气,使得正气充足,身体更加健康。3、调久病之痰/湿长期患病的朋友,脾气虚弱,气化(即身体内部的代谢和转化)能力也比较薄弱。这会导致体内的 代谢产物在体内积聚,进而形成痰湿。而这正是疾病赖以滋生的土壤,会导致疾病进一步恶化。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