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苦夏,多吃它!不仅清热祛火、护心降脂,还补虚养胃


朋友们,早上好呀!最近大家胃口还好吗?炎炎夏日,很多人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前天白术给大家推荐了 ,有没有把它们端上餐桌呢?夏天出汗多,消耗大,人很容易感到疲倦、乏力,日常除了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外,这个时候 补充肉类蛋白质同样很重要。那么,我们夏天吃什么肉最合适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一句俗语里,那就是流传甚广的“夏天吃鸭,无病各家”。

在我国一些地区,当地的人们认为在夏天吃鸭,能帮助全家人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事实也是如此,下面就跟着白术一起来深入了解这句俗语背后蕴含的养生智慧吧。


夏季食补,首选鸭子肉
鸭肉作为我们餐桌上常见的美食,以其肉感紧致厚实,清香溢口深受大家的喜爱。而它的食补作用,更是早在汉末的医学著作《名医别录》中就有记载,称鸭肉为“妙药”和滋补上品 。对于夏季食补首选鸭肉,主要源于它具有以下三大功效。


1、滋阴补虚中医认为,鸭子吃的食物多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甘、凉,归脾、胃、肺、肾经,有滋补、养胃、补肾的作用。夏季暑热易伤津耗气,我们常常会出现口干舌燥、心烦气躁、疲乏倦怠等情况,这个时候食用鸭肉进补,能滋阴补虚,改善身体虚弱,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夏日的消耗。此外,根据中医理论,阴虚是导致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鸭肉能够滋养阴液,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减缓衰老的进程。
2、清热降燥清代名医王孟英指出,“鸭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意思是鸭肉能滋养五脏阴液、清除虚劳产生的热、辅助补血和促进水液运行,还能养胃并促进津液生成。鸭肉性凉,能 缓解阴虚火旺,起到 祛火降燥的作用。 所以,凡是体内有热的人都适合食用鸭肉,特别是那些没有食欲、低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用更有益处。同时,相比容易引起燥热上火的牛羊肉,夏季吃鸭,清热祛火还补虚,再合适不过,价格也相对实惠,可以说性价比很高。
3、护心降脂夏天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快,心脏负荷加重,此时 心梗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鸭肉蛋白质含量高,还有较为丰富的烟酸,适当 进食鸭肉 对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患者有保护作用。生活中很多人对鸭肉一直存在误解,认为它很肥腻难以入口。然而,鸭肉中的脂肪不同于其他动物油,其各种脂肪酸的比例接近理想值,对于降低胆固醇和血脂都有一定的帮助。
我们知道了鸭肉有这么多功效,那么日常生活中该怎么样烹饪,才能将它的食补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下面,白术就给大家推荐两个家常做法。
这样搭配 食养功效加倍
1、仔姜炒鸭在中医看来,仔姜药性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 等功效;鸭肉性凉,具有补益气阴,和胃消食,消肿利尿等作用。仔姜正是现在的时令菜,脆爽微辣,两者搭配在一起,既刺激味蕾,健脾开胃,又能祛痰生津助消化。【做法】主料:鸭半只、仔姜300克;佐料:小米辣、大蒜、盐适量。
①将鸭斩小块,焯水洗干净备用,小火下油,先把大蒜、小米辣炒出香味,加入鸭肉煎至金黄;②鸭肉炒香后加入适量清水,加入蚝油、生抽煮至鸭肉软烂,再加入切仔姜片,炒10分钟收汁即可出锅。
2、冬瓜薏米老鸭汤薏米性凉,具有利水、健脾、清热排脓的功效;冬瓜有 清热解毒、利水消痰、祛湿解暑 的功效。而老鸭汤有滋五脏之阳、清虚劳之热、补血养胃的作用。夏天喝薏米冬瓜老鸭汤可以说功效多多,最主要的是清热祛湿、滋阴养颜。【做法】主料:鸭半只、冬瓜500克、薏米50克;佐料:陈皮1-2片、生姜3片、盐适量。鸭洗净,冬瓜切片,薏米洗净,陈皮去瓤,和生姜一起放到瓦煲内,然后加入5碗清水,大火煲沸后,改小火煲约2小时,加入适量食盐即可。

鸭肉的禁忌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鸭肉虽营养丰富,但并非人人皆宜。以下几类人群应谨慎食用或避免食用鸭肉:
1
脾虚的人
前面我们讲到清代名医王孟英曾提出食鸭有诸多好处,但他同时也指出:“多食滞气,滑中,凡为阳虚脾弱,皆忌之。”意思是对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大便溏泄的人来说,食用鸭肉可能会加重虚寒症状,导致腹痛、腹泻等不适,所以脾虚的人应尽量少吃。
2
感冒的人
中医认为,感冒时应避免食用鸭肉等发物,以免加重病情或延长病程。
3
高血脂患者
鸭肉中的脂肪含量相对较高,高血脂患者应注意适量食用,以免摄入过多脂肪,影响血脂水平。
4
鸭肉过敏者
少数人可能对鸭肉过敏,食用后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腹泻等。最后, 关于日常食养,白术在此特别提醒大家:每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同,对食物的反应也有所差异,一定要注意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防苦夏,多吃鸭, 清热养胃护心一手抓,快转发告诉身边的亲友吧,传递健康知识,让更多人受益。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