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到底是应该多运动还是多静养呢?
很多朋友认为,忙活了大半辈子当然要好好休息啦,隔壁的老赵就是如此。
前段时间老赵刚刚退休,在家 足不出户,一待就是半个月,结果是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身体哪哪都不舒服。
用老赵的话来说就是,这人啊,突然闲下来,就很容易生病。
的确,在中医看来,劳作和运动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而如果生活突然过于安逸,则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脾胃不振,心肺气虚等问题。
当然,我们在劳作和运动时也需要注意适度,《三国志·魏书·华佗传》有云:“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
劳动强度过弱或时间过短,都可能导致身体 过于安逸,而劳动强度过强或时间过长,又可能使身体过度劳累,造成损伤。
这种不适度的状态被称为“劳逸失度”,无论偏向哪一方,都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过劳
过劳,指过度劳累,也被称为 劳伤或劳倦,包括劳力过度和劳神过度等情况。1、劳力过度劳力过度往往是由于长时间持续劳作,缺乏必要的休息来恢复体力,使身体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从而导致积劳成疾。其主要损伤人体的气,正如《素问·举痛论》所述:“劳则气耗”。过度劳作会导致喘息和出汗,使气从体内散失,从而消耗人体的精气。而身体长期的劳倦还可能损伤脏腑,其中以 脾脏受损 最为常见,甚至可能发展到虚劳病的状态。常见的症状包括形体消瘦、精神疲惫、四肢倦怠无力、声音低沉微弱等。此外,长时间站立、行走或端坐也可能对筋骨肌肉造成损伤,产生各种疾病。这就是常说的“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2、劳神过度劳神过度又称 “心劳”或“神劳”,通常是由于长时间的思考、谋虑、记忆等活动,导致心力过度消耗,精神疲劳。或者由于工作压力过大,精神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有效的缓解,从而积累成疾。
过逸
过逸指过于安闲,很少从事各种劳动和运动锻炼,长期缺乏身体活动,导致 气血运行不畅,筋骨软痛、气机不畅、乏力 等症状。过度安逸致病,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安逸少动长期缺乏运动会使人体内的气机流通不畅,影响脾胃等脏腑的功能活动,导致食欲减退、胸闷腹胀、肢体困重、肌肉松软无力或发胖臃肿等现象。长时间如此,还会进一步影响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代谢,可能形成气滞血瘀、水湿痰饮等情况。2、久卧久坐长时间卧床或久坐会使人体内的阳气虚弱,进而引起脏腑组织功能的减退,表现为体质虚弱、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等。因此,过度安逸的朋友常常会出现稍微活动就 心悸、气喘、出汗 等症状,或者因为抗邪能力不足而容易感染外邪致病。
3种运动养生有度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曾言:“养生之道,应常有小劳,但不可过度疲劳,以免超过身体承受极限。正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都是因为它们在不断的运动”。人也一样,适度进行运动有助于身体气血的流通,对于老年朋友而言,运动更是能够增强体魄,预防疾病。白术在此推荐 3种简单且适宜的运动方式,大家每天做一做,能维持身心健康。1、 散步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尤其适合中老年朋友。我们每天坚持散步有助于疏通身体内的经络,促进气血流通,使脏腑得到充足的营养供给,气血调和则身体康健,反之则容易生病。同时,散步不仅能锻炼腰腿,增强下肢的灵活性,还能提升心肺功能。中医认为,肺主气,肺功能强了,就能更好地 呼出浊气,吸入清气,促进身体循环。2、做养生动作对于老年朋友来说,运动要多样化,平时在家中也可以通过一些 养生动作 来锻炼身体。其中, 踮脚、甩腿、揉腹、勾脚尖 等动作都是不错的选择。难度不大,还能帮助我们舒展筋骨,加强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能力。此外,白术再给大家分享一个适合夏季养心的动作——对搓手掌。首先,我们将双手的 掌心相对,双肘悬空,然后用双手相互揉搓。在揉搓的过程中,不必过于用力,以免损伤皮肤。我们的手掌有心包经和心经经过,手心处还有少府穴、劳宫穴等重要穴位,适当搓手掌心能够舒筋通络、行气活血,有利于强化心脏功能。对于那些容易 心慌气短、胸闷不适、失眠多梦 的朋友们来说,经常对搓手掌能够有效缓解。3、习练太乙游龙拳作为道家养生中的内家拳法,太乙游龙拳动作缓慢,讲究 柔软,灵活,协调,非常适合中老年朋友习练。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