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春意萌动_
_万物更生_
_春_
_分_
_2025.3.20_
_16:57_
Beginning of Spring
春分传统民俗
春分是什么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或21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0°,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春分后,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气温回升,正式进入“春光明媚”的时节。
春分的三候与物候特征
昔日岭南四邑有“春分吃春菜”之习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从田野中采摘回来的春菜一般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所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阳江妇女则会在这天到山上采集百花叶,弄成粉末与米粉和在一起做汤面吃,相传可以清热解毒。
_春分_
_物候现象_
一候玄鸟至
玄鸟,燕也。高诱曰:“春分而来,秋分而去也。”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开始筑巢繁衍。
二候雷乃发声
阴阳相薄为雷,至此,四阳渐盛,犹有阴焉,则相薄乃发声矣;乃者,《韵会》曰:“象气出之难也。”注疏曰:“发,犹出也。”春雷始鸣,雨水增多,万物复苏。
三候始电
电,阳光也;四阳盛长,值气泄时而光生焉。故《历解》曰:“凡声,阳也;光,亦阳也。闪电伴随雷声出现,预示阳气渐盛,生机勃发。
_春分的气候特点_
昼夜均平,寒暑平衡:春分是全年最“公平”的节气,阴阳调和,适合调理身体。
气温波动大:常有“倒春寒”,早晚温差可达10℃以上,需注意保暖防病。
多风干燥:春风易带走水分,中老年人需防皮肤干痒、呼吸道不适。
春分的传统习俗
竖蛋迎春
“春分到,蛋儿俏”,民间认为春分这天鸡蛋容易竖立,寓意平衡吉祥,许多老人会带孩子一起尝试,既有趣又寓意深远。
吃春菜,喝春汤
“春汤灌脏,洗涤肝肠”,南方地区有采食野苋菜、荠菜等“春菜”的习俗,煮成“春汤”以祈求平安健康。
祭日祈福
古代帝王会在春分祭拜太阳,民间也有扫墓祭祖、踏青祈福的传统,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放风筝,疏肝气
春分风力适中,放风筝既能活动筋骨,又有“放晦气”的寓意,帮助舒缓春季肝郁情绪。
_春分的农事意义_
春分是农耕的重要节点,谚语云:“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此时北方开始播种春小麦、玉米,南方则忙于水稻育秧。农民需抓紧“春分雨脚落,耕田莫耽搁”,确保一年收成。
_春分与中医养生_
春分是阴阳平衡的节气,中医强调“调和气血,顺应天时”:
饮食: 少酸多甘(如红枣、蜂蜜),多吃时令蔬菜(菠菜、韭菜)。
起居: 早睡早起,午间小憩,避免“春困”缠身。
情绪: 戒怒戒躁,多踏青赏花,保持心境平和。
_趣味冷知识_
全球共享昼夜均分:春分当天,地球上任何地点的昼夜时长几乎相等。
“春分点”是天文学起点:黄道坐标系以春分点为0°,用于定位星体位置。
古人的“测日影”:春分时,正午日影长度是全年最短之一,古人以此校准历法。
中老年春分生活小贴士
穿衣:“洋葱式穿衣法”,内薄外厚,随时增减,重点护好脖颈、腰腹。
饮食:少食寒凉,多吃健脾食物(如山药、南瓜),预防肠胃不适。
运动:上午9-10点晒太阳,散步、打太极,增强免疫力。
防病:警惕花粉过敏、流感,外出戴口罩,回家勤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