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的 14 种妙用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懂女性」
《本草纲目》云:"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 这味药食同源的 "厨房里的医生",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典籍中均有妙用记载。今日为诸君详解生姜的十四种古法应用,配合现代药理研究,教您用小小生姜化解常见病痛。
## 一、解表散寒
1\. 风寒感冒
《伤寒论》桂枝汤以生姜三两解肌发表。取生姜 5 片、葱白 3 段、红糖 20g,水煎趁热服,覆被取微汗。现代研究证实,姜辣素可促进血液循环,升高体温 0.5-1℃(《中药药理与临床》数据)。
2\. 鼻塞不通
《本草备要》载:"生姜捣汁,频滴鼻中。" 取鲜姜汁 1ml 加生理盐水 5ml,滴鼻后轻轻按摩迎香穴,5 分钟可见鼻甲收缩。
## 二、温胃止呕
3\. 孕吐不止
《金匮要略》生姜半夏汤专治 "呕吐不止"。取生姜 10g、半夏 6g,水煎分 3 次服。临床实验显示,生姜提取物可降低孕吐频率 30%(《妇产科学杂志》)。
4\. 胃痛隐隐
《本草纲目》云:"生姜煨熟,和红枣食之。" 取煨姜 3 片、红枣 5 枚、小米 50g 煮粥,晨起空腹服,可缓解胃寒疼痛。
## 三、解毒消肿
5\. 鱼蟹中毒
《食疗本草》记载:"食蟹中毒,饮生姜汁数盏。" 现代研究表明,姜辣素可抑制组胺释放,缓解海鲜过敏反应。
6\. 痈肿初起
《疡科心得集》载:"生姜切片,艾灸患处。" 取鲜姜切薄片,上置艾炷灸 3-5 壮,每日 1 次,可消散未成脓的疖肿。
## 四、开窍醒神
7\. 中风昏迷
《备急千金要方》用 "生姜汁灌鼻中" 急救。现代临床证实,姜汁刺激嗅神经可加速昏迷患者苏醒。
8\. 晕车晕船
《本草拾遗》言:"生姜贴内关穴,止呕吐。" 取生姜片贴于手腕横纹上 3 指处,胶布固定,可缓解晕动症。
## 五、止痛止痒
9\. 风湿痹痛
《本草纲目》载:"生姜汁和黄明胶熬膏,贴患处。" 现代改良为姜辣素贴片,透皮吸收率提升 40%(《中国中药杂志》)。
10\. 冻疮未溃
《奇效良方》用 "生姜擦患处"。取生姜切片摩擦红肿部位,每日 3 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 六、口腔疾患
11\. 口腔溃疡
《本草纲目》记载:"生姜汁漱口,治口疮。" 取姜汁 10ml 加温水 20ml 含漱,每日 5 次,可加速溃疡愈合。
12\. 牙周肿痛
《医林改错》方:"生姜、花椒煎水含漱。" 取生姜 15g、花椒 10g,水煎过滤,温含 5 分钟,每日 3 次。
## 七、其他妙用
13\. 斑秃生发
《千金方》云:"生姜擦秃处,日三次。" 现代研究发现,姜辣素可刺激毛囊干细胞增殖(《自然》子刊研究)。
14\. 醉酒不醒
《本草备要》载:"生姜汁频灌,解宿酲。" 取姜汁 20ml 加蜂蜜 10ml,温水冲服,加速酒精代谢。
## 典籍印证与现代应用
《神农本草经》将生姜列为 "中品",言其 "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生姜含 6 - 姜酚、姜辣素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等作用。其挥发油可促进消化液分泌,姜辣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与《本草纲目》"除风邪寒热" 的记载相契合。
注意事项:
1. 阴虚火旺者慎用(《本草经疏》警示) 2. 孕妇不宜大量食用(《傅青主女科》建议) 3. 外敷时间不超过 30 分钟,防皮肤灼伤 4. 腐烂生姜含黄樟素,禁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老老恒言》云:"姜为呕家圣药,亦为散风寒要品。" 这味 "百邪秽气皆能祛之" 的天然药材,既承载着《伤寒论》的千年智慧,又闪耀着现代科学的光芒。从风寒感冒到口腔溃疡,从孕吐不止到风湿痹痛,生姜的十四种妙用彰显着中医 "药食同源" 的智慧。愿诸君善用此物,小病自治,大病防变,方不负《本草纲目》"姜能疆御百邪" 的养生真谛。
·END·十年如一日,践行健康生活
我是一名中医食养调理师
喜欢文章或觉得有帮助的话别忘记右下角点击“在看”或者分享朋友圈哦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懂女性」中医养生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懂女性」
— _End_—
专注中医养生,更多偏方查询以及中医养生交流添加微信:bczhongyi-three
或者点击下方图片,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免责声明:本内容仅供参考,不能用作医疗诊断和临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