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夜尿”VS“无夜尿”,哪个更健康?泌尿科医生终于说出实话


👆️ 扫码发【 疏肝养血】👆️
得《春季疏肝养血食疗方》
凌晨三点,58岁的刘叔又一次被尿意叫醒。这已经是本周第8次起夜,而同龄的老邻居却总说“一觉到天亮,从不起夜”。两人互相调侃之余,心里都忍不住犯嘀咕: 到底有夜尿正常,还是不起夜更健康?
泌尿科医生给出明确答案:夜尿次数过多或过少都可能暗藏健康问题。
国际研究表明,成年人夜间排尿 1次 属于正常范围,我国的专家共识推荐以每晚排尿 ≥2 次作为夜尿症的判断标准,同时要注意长期 “完全不起夜”也可能是疾病的信号。
#
01
夜尿频繁的六大“幕后黑手”
_●__●__●_
_01_
前列腺问题(男性注意)
50岁以上男性超半数受前列腺增生困扰。腺体增大压迫尿道,导致膀胱排不净,残余尿量超过50ml就会频繁起夜。
_02_
糖尿病预警
血糖超过10mmol/L时,尿液像“糖水”一样产生渗透性利尿,患者常出现“喝得多、尿得勤”现象。

_03_
心脏偷偷报警
心功能下降时,平躺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夜间尿量比白天多30%-50%,这类患者白天反而尿少、脚肿。
_04_
打鼾引发连锁反应
严重打鼾会导致缺氧,刺激身体分泌利尿激素,使夜尿量达到白天的2倍。
_05_
肾脏求救信号
慢性肾病患者可能出现昼夜排尿紊乱:白天尿频,夜间却无尿,这其实是肾脏浓缩功能受损的表现。
_06_
生活习惯影响
睡前2小时喝水超过500ml、饮酒、喝浓茶,都可能让夜尿次数翻倍。

#
02
不起夜≠健康!
警惕这些沉默危机
_●__●__●_
65岁的赵阿姨十年不起夜,却在体检时查出慢性肾病晚期。医生解释:当肾脏严重受损时,会失去浓缩尿液的能力,导致昼夜排尿规律消失。
这些人群要特别警惕“不起夜”现象:
✔️糖尿病患者出现 手脚麻木(神经损伤影响膀胱感知)
✔️ 长期服用利尿剂但 尿量突然减少
✔️全天总尿量不足 400ml(正常应为1000-2000ml)

#
03
三招自测你的夜尿
是否正常
_●__●__●_
第一步:做排尿日记
连续3天记录:
✅️每次排尿时间
✅️估算尿量(普通矿泉水瓶约500ml)
✅️睡前2小时饮食情况

第二步:看关键指标
✅️昼夜尿量比:健康人白天尿量占2/3
✅️单次尿量:正常200-400ml,<100ml可能是膀胱过度活动
✅️尿流形态:顺畅的抛物线为佳,断断续续警惕前列腺问题
第三步:识别危险组合
✅️夜尿多+腿肿 → 查心肾功能
✅️夜尿多+骨痛 → 查甲状旁腺
✅️不起夜+皮肤瘙痒 → 查肾功能
#
04
中老年人
专属控尿指南
_●__●__●_
_01_
喝水要讲究“时间差”
✅️晨起喝300ml温水冲刷肾脏
✅️下午6点后限制饮水(<300ml)
✅️睡前3小时不喝利尿饮品(茶、咖啡、酒精)
_02_
晚餐做到“三少三多”
✅️少盐:每多吃1克盐,体内多潴留200ml水分
✅️少汤:避免冬瓜、西瓜等高水分食物
✅️少油腻:减轻肾脏负担
✅️多小米:富含助眠的色氨酸
✅️多莲子:安神养心
✅️多蒸煮:保留食材营养

_03_
每天10分钟盆底肌锻炼
1️⃣吸气时收缩肛门(像憋尿一样)保持5秒
2️⃣10次为1组,每天3组
3️⃣研究显示坚持1个月,夜尿可减少40%
“很多患者总纠结‘该不该起夜’,其实关键要看变化。” 泌尿科专家提醒 :如果夜尿次数突然比过去增加30%,或者全天尿量减少一半,就是身体在报警。 健康没有统一标准,适合自己的规律才是最好的。放下焦虑,保持觉察,让每一次排尿都成为健康的晴雨表。
(注:具体诊疗请以正规医院诊断为准)
今日互动
春季养生正当时
关注公众号,发消息【疏肝养血】
👇领取👇
《春季疏肝养血食疗方》
大家都想看,猜你也感兴趣的爆款文章,去看看吧~
更多爆款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