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发【 春捂】👆️
得《 春“捂” 捂 哪里?》
“吃饭七分饱,健康活到老”,这句老话听起来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健康智慧。尤其是对于40岁到70岁的中老年人来说,控制饮食量不仅是为了保持身材,更是为了预防多种慢性疾病,延长健康寿命。
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仍然习惯于“吃饱喝足”,甚至认为吃得多才能补充营养。殊不知,经常吃太饱的危害远比想象中更大, 不仅仅是变胖那么简单。
一、吃太饱的危害:不仅仅是变胖
1\. 增加肥胖风险,诱发代谢性疾病
吃太饱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热量过剩,导致体重增加。
研究表明,长期过量饮食会显著增加肥胖的风险,而 肥胖 又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的“ 导火索”。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我国成年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其中中老年人占比最高。 肥胖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 加重肠胃负担,引发消化系统疾病
中老年人的消化功能逐渐减弱,如果经常吃太饱,肠胃负担过重,容易引发消化不良、胃胀、胃酸反流等问题。长期如此,还可能诱发胃炎、胃溃疡,甚至增加胃癌的风险。
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过量饮食与 胃癌 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尤其是高盐、高脂肪饮食的人群,风险更高。
3\. 加速衰老,影响寿命
吃太饱会导致体内自由基增多,加速细胞氧化损伤,从而加速衰老过程。
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NIA)的一项研究发现, 限制热量 摄入可以延缓衰老,延长寿命。实验中,减少饮食量的小鼠比随意进食的小鼠寿命延长了30%-40%。
虽然人类的研究数据有限,但这一结果提示我们,适量饮食可能有助于延缓衰老。
4\. 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吃太饱后,血液会集中到胃肠道帮助消化,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容易引发心慌、头晕等症状。
长期过量饮食还会导致血脂升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诱发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疾病。
根据《柳叶刀》发表的一项研究,全球每年因饮食不当导致的死亡人数中, 心脑血管疾病占比最高。
5\. 影响大脑功能,增加认知障碍风险
研究发现,长期吃太饱会导致大脑中一种名为“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增多,这种物质 会促进脑动脉硬化,影响大脑功能,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
日本的一项追踪研究显示,饮食过量的人群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比饮食适量的人群高出 2-3倍。
二、为什么中老年人更容易吃太饱?
1\. 代谢减慢,热量消耗减少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基础代谢率逐渐下降,尤其是40岁以后, 每10年基础代谢率会下降5%-10%。这意味着,即使吃得和年轻时一样多,也更容易发胖。然而,许多中老年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然保持过去的饮食习惯,导致热量过剩。
2\. 味觉退化,偏好重口味食物
中老年人的味觉功能逐渐退化,对食物的敏感度降低,因此更倾向于选择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重口味食物。这类食物往往热量高,容易让人不知不觉吃多。
3\. 心理因素:节俭观念和情感寄托
许多中老年人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养成了“光盘行动”的习惯,即使吃饱了也要把剩下的食物吃完。此外,饮食对于一些人来说是一种情感寄托,吃得多会让他们感到满足和幸福。
三、如何做到“七分饱”?实用建议来了
1\. 细嚼慢咽,给大脑反应时间
从开始进食到大脑感受到饱腹感需要大约20分钟。如果吃得太快,很容易在感到饱之前就吃多了。建议每口食物咀嚼20-30次,延长进食时间,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感知饱腹感。
2\.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热量摄入。同时,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对于肠胃功能较弱的中老年人来说,建议选择 可溶性膳食纤维(如果胶、燕麦β-葡聚糖),这类纤维更易被肠道吸收,且对肠胃刺激较小。
同时,注意食物的 软硬度,尽量选择蒸煮、炖煮等烹饪方式,使食物更易消化,如将蔬菜切碎、煮软,或将全谷物煮成粥。
3\. 控制主食和油脂摄入
中老年人的主食摄入量应适量减少,尤其是精制米面,可以 用杂粮、薯类代替部分主食。此外,烹饪时尽量少用油,避免油炸、煎炸等高热量烹饪方式。
4\. 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 每天三餐定时定量,避免饥一顿饱一顿。如果感到饿了,可适量加餐,但加餐应以低热量食物为主,如水果、酸奶等。
5\. 学会感知“七分饱”
七分饱的感觉是:胃里还没有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下降,进食速度明显减慢。此时就应该放下筷子,停止进食。
四、权威研究支持:适量饮食有益健康
多项研究表明,适量饮食对健康有显著益处。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一项研究发现, 减少热量摄入 可以降低血糖、血压和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慢性疾病的风险。
一项发表在《自然·衰老》杂志上的研究指出,限制热量摄入可以改善细胞功能,延缓衰老过程。
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教授也曾强调,控制饮食量是预防慢性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他建议中老年人每天的热量摄入应比年轻时 减少10%-20%,同时增加运动量,以保持能量平衡。
“要想活得好,不要吃太饱”,这句话不仅是一句俗语,更是科学的健康建议。对于40岁到70岁的中老年人来说, 控制饮食量 是保持健康、预防疾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做到“七分饱”,不仅可以避免肥胖,还能降低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学会适量饮食,拥抱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R\]. 北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
\[2\]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NIA). Calorie Restriction and Aging \[R\]. Bethesda: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2020.
\[3\]Lancet.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J\]. Lancet, 2020, 396(10258): 1204-1222.
\[4\]Nature Aging. Caloric Restriction Improves Cellular Function \[J\]. Nature Aging, 2021, 1(1): 47-55.
\[5\]陈君石. 中国中老年人膳食指南 \[M\]. 北京: 中国营养学会, 2018.
今日互动
关注公众号,发消息【 春捂】
👇领取👇
《 春“捂” 捂 哪里?》
大家都想看,猜你也感兴趣的爆款文章,去看看吧~
更多爆款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