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春季如何养肝》
"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喜欢喝汤的人,觉得喝汤可以大补,尤其是广东人,饭前喝汤更是成为一种饮食文化。
但喝汤真的有这么滋补吗?其实不然, 喝汤也是有讲究的, 尤其是这5类人,喝不对可能还会伤身!
01
痛风患者—远离高嘌呤汤
痛风 是由于体内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盐沉积在关节中引发的炎症。
而 高嘌呤食物(如猪骨汤、海鲜汤、浓肉汤等)会显著增加尿酸水平,加重痛风症状。
(高嘌呤:痛风不喝)
痛风患者喝:
No: 痛风患者应避免喝浓肉汤、海鲜汤、菌菇汤等高嘌呤汤品。
Yes:可以选择清淡的蔬菜汤或低嘌呤的汤品,如冬瓜汤、丝瓜汤等。
02
高血压患者—警惕高盐汤
很多汤为了提鲜,会加入大量盐或含盐调料(如鸡精、酱油等)。
长期喝 高盐汤 会导致钠摄入过多,增加血压升高的风险,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高盐:高血压不喝)
高血压患者喝:
No:高血压患者应避免喝高盐汤,如红肉汤、火锅汤等。
Yes:尽量选择清淡的汤品,如番茄鸡蛋汤、紫菜汤等,烹饪时也要少放盐和调料。
03
糖尿病患者—远离高糖汤
一些汤品为了增加甜味,会加入红枣、桂圆、枸杞等高糖食材,或者直接加糖熬制。
这些 高糖汤 会 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对糖尿病患者非常不利。
(高糖:糖尿病不喝)
糖尿病患者喝:
No: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喝甜汤,如红枣汤、桂圆汤等。
Yes:可以选择清淡的蔬菜汤或豆腐汤,避免血糖波动。
04
胃病患者—少喝油腻汤
油腻的汤 通常 含有大量的脂肪,摄入的能量过高, 且汤中所含有的 油脂难以被快速消化。
对于胃病患者来讲,油腻汤多喝会加重胃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甚至引发胃痛、胃胀等症状。
(高脂肪:胃病不喝)
胃病患者喝:
No:胃病患者应避免喝油腻的汤,如猪蹄汤、老母鸡汤、骨头汤等。
Yes:要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汤品,如小米粥、南瓜汤、山药汤等, 既能养胃,又不会增加负担。
05
肾病患者—远离高蛋白汤
肾病患者要远离高蛋白汤,因为 肾脏需要过滤和排泄多余的蛋白质代谢产物。
高蛋白汤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导致肾功能进一步受损,甚至引发 水肿、尿蛋白升高 等问题。
(高蛋白:肾病不喝)
肾病患者喝:
No:肾病患者应避免喝高蛋白汤,如鸡汤、鱼汤、牛肉汤等。
Yes:选择低蛋白的汤品,如冬瓜汤、萝卜汤等, 同时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 关注公众号,发消息【养肝】👆️
得《春季如何养肝》
喝汤的正确姿势,你学会了吗?
喝汤虽然是一种健康的饮食习惯,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汤,也不是所有汤都适合你。以下是一些喝汤的小建议, 帮你避开“雷区”:
No.1
只喝汤,不吃肉
有人做过检验,用鱼、鸡、牛肉等不同含高蛋白质原料的食品煮6小时后,看上去汤已很浓,但蛋白质的溶出率只有6%~15%,还有85%以上的蛋白质仍留在肉中。
经过长时间烧煮的汤,它的肉口感可能不佳,但其中的肽类、氨基酸更利于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 除了喝汤外,可以将汤与肉一起吃下去,获取更多的营养。
No.2
爱喝"独味汤"
每种食品所含的营养素都是不全面的,即使是鲜味极佳的富含氨基酸的"浓汤",仍会缺少若干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
因此, 提倡用几种动物与植物性食品混合煮汤, 不但可使鲜味互相叠加,也使营养更全面。
No.3
喝太烫的汤
有百害而无一利,喝50℃以下的汤更适宜。有的人喜欢喝滚烫的汤,其实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只能忍受 60℃的温度,超过此温度则会造成黏膜烫伤。
虽然烫伤后人体有自行修复的功能,但 反复损伤极易导致上消化道黏膜恶变。 经过调查发现,喜喝烫汤者食道癌高发。
No.4
饭后喝汤
这是一种有损健康的吃法。 因为最后喝下的汤会把原来已被消化液混合得很好的食物稀释,会影响到食物的消化吸收。
最好是饭前先喝几口汤,将口腔、食道先润滑一下,以减少干硬食品对消化道黏膜的不良刺激。同时可以 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有助于消化食物。
饭前先喝半碗汤,和之前讲的一样, 后吃蔬菜,再摄入蛋白质,最后食用碳水化合物, 这个吃饭顺序有助于健康。
No.5
汤泡米饭
这种习惯非常不好。日久天长,还会使自己的消化功能减退,甚至导致胃病。同时,还会让血糖升高。
米饭本身属于高升糖指数(GI)食物,容易导致血糖快速上升。对于糖尿病患者或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汤泡饭可能导致血糖波动较大,不利于血糖的稳定。
而人体在消化食物时,如果食物被咀嚼较长时间,唾液分泌量也较多,这样有利于让食物变得湿润,也会好吞咽
汤与饭混在一起吃,食物在口腔中没有被嚼烂,就与汤一道进了胃里。
舌头上的 味觉神经没有得到充分刺激,胃和胰脏产生的消化液不多,并且还被汤冲淡,吃下去的食物不能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时间长了,便会导致胃病。
喝汤虽好,但也要因人而异。如果你是痛风、高血压、糖尿病、胃病或肾病患者,一定要避开不适合自己的汤品,否则不仅不能滋补身体,还可能加重病情。
健康的饮食习惯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转发给身边的朋友,提醒他们喝汤也要讲究科学哦!
今日互动
想要知道如何吃出健康好身体?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降三高】
👇领取👇
《 降三高 食谱》
大家都想看,猜你也感兴趣的爆款文章,去看看吧~
更多爆款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