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做两件事,让你远离高血糖和并发症!降血糖没那么难

关注我们 ,回复【站桩】
得《站桩调形要领》
血糖,即血液中的葡萄糖,是我们身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当血糖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时,我们称之为高血糖,这是糖尿病的一个主要标志。
那么高血糖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肠胃会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葡萄糖,然后葡萄糖进入血液。胰岛素的角色是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运送给细胞,供其使用。多余的血糖则会转化为肝糖原,储存在肝脏中。然而当血液中的葡萄糖过多,胰岛素的运输能力不足,或者肝脏储存肝糖原的空间已满时,血液中的血糖就会过高,从而形成高血糖。

据统计: 中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1.164亿。
这一数据无疑敲响了警钟,虽然许多人可能认为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实际上糖尿病所引发的并发症却极为严重,甚至有可能威胁生命。
#
01
糖尿病
可怕的是并发症
_●__●__●_
高血糖的诊断标准:
血糖级别
空腹血糖
mmol/L
糖负荷2小时血糖
mmol/L
正常血糖
<6.1
<7.8
空腹血糖受损
6.1~7.0
<7.8
糖耐量异常
<7.0
7.8~11.1
糖尿病
≥7.0
≥11.1
如“糖化血红蛋白”≥6.5%,也需要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多出现在儿童身上,与遗传的关系较大,而2型糖尿病则是最常见的类型,主要出现在成年人身上,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其主因通常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的胰岛素抵抗。
当细胞无法吸收血糖时,身体开始消耗脂肪以提供能量,但会导致大量废物产生并残留在血液中,可能会引发冠心病、心肌炎、心慌、胸痛等疾病。
由于长期的血糖水平异常还会导致眼底视网膜小血管受损,这种损伤会引发严重的视力下降。据文献报道,约有1/3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中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最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肾病,也被称为肾小球硬化症,是另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它会引起肾脏损伤,导致尿蛋白、肾盂肾炎等症状,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糖尿病足也是常见的并发症,患者的周围神经和微血管受损,导致疼痛感觉减退。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神经末梢会坏死,整个足部都会被细菌感染,最终只能进行截肢手术。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显示: 全球每10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糖尿病, 每30秒钟就有一个人因糖尿病而被截去某段肢体。
这些数据无疑警示我们,高血糖的危害不容忽视。
#
02
警惕, 高血糖信号
_●__●__●_
糖尿病,这个听起来有些遥远的词汇,实际上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根据近年的研究报告,我 国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达35.2%,这意味着在我们身边,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的血糖调节功能已经受到损害。
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常常症状不明显,甚至有的人直到出现慢性并发症的症状,或者在常规体检中才被发现。因此,我们需要提高警惕,一旦出现以下症状,就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高血糖
早期主要表现
1、时常感到饥饿,如突然食欲大增,对甜食有强烈的欲望。
2、经常口渴要饮水,高血糖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口渴多饮的症状。容易感到乏力,精神萎靡,总是犯困。
3、排尿次数增多,尿量也增加,尿液出现泡沫,尿渍发白发粘。体重减,即使吃得很多,体重却不增反减。
4、眼病多发,包括眼干眼涩、视力模糊、视力减退、眼睛迎风容易流泪,以及视网膜疾病突发等。
5、皮肤容易干燥、瘙痒。
6、伤口感染,高血糖会导致伤口愈合慢、容易感染。
关注我们 ,回复【站桩】
得《站桩调形要领》
#
03
控好血糖,只需两招
_●__●__●_
对于糖尿病早期患者,必须要谨遵:“管住嘴,迈开腿”,才可能逆转糖尿病的风险。
“管住嘴”:对自己的饮食有所节制,需要放弃“吃喝自由”的习惯,不能随意地吃任何我们想吃的食物,也不能随意地吃任何我们想吃的量。我们需要适当地控制热量的摄入,以维持健康的体重。
其次,我们需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尽量选择升糖指数低的食物,如小米、黑米、荞麦等粗粮和杂粮。
七色糙米的优势:
1️⃣更丰富的营养成分:七色糙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这些成分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2️⃣降低血糖指数:GI低,并且富含膳食纤维,这有助于减缓食物在肠道中的消化速度,从而降低血糖的上升速度。这对于血糖高患者来说,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3️⃣改善消化功能:膳食纤维还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减少便秘等问题的发生。这也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水平。
同时,我们需要确保食物的多样性,避免饮食过于单一。 可以多吃一些绿色蔬菜,以增加营养素的摄入。
在用餐时,建议先吃菜后吃饭, 这样可以延缓淀粉的消化,减缓葡萄糖进入血液的速度,从而有利于血糖的稳定。
迈开腿:在享用完一顿饭的半小时内,尽量不要立刻坐下休息,而是可以选择进行一些低强度的活动。比如,轻松地散步、愉快地洗洗碗、或是细心地打扫卫生。这些简单的活动不仅对控制餐后血糖有显著益处,还能促进我们的消化,让身体更加健康。
每天能多做一点,血糖就能稳一点
参考文献:
《全球糖尿病地图 (IDF Diabetes Atlas)》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