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二维码领【饮食方案】
广州 60 岁朱阿姨的好友,近日患直肠癌的消息打破平静,她想起自己大便异样,又稀又偶带血,顿感不安。在老伴鼓励下查肠镜,结果惊现两处息肉,乙状结肠的是管状腺瘤,结肠肝曲那处竟已是癌!
图片来源网络
庆幸的是朱阿姨发现的早,结直肠肿瘤从良性发展到恶性,通常需要15年以上,早期发现、手术切除,治愈率可达90%以上。但是80%以上的患者诊断时多为中 晚期。
因此,早期发现非常重要!
肠癌4个早期信号要抓住
01
排便规律变化
以前排便都挺规律的,可到了肠癌早期,要么就便秘,好几天都拉不出来,肚子憋得难受。要么就完全相反,大便变得稀烂,次数还增多了,一天跑好几趟厕所,就像朱阿姨那样,原本好好的,突然大便就不正常了。
02
便血
便血也是个挺常见的症状。有时候是鲜红色的,就跟痔疮出血似的,所以好多人一开始都没当回事儿,以为是痔疮犯了。这肠癌引起的便血,可能和痔疮便血还是有点区别。
肠癌便血多与粪便混杂,色泽暗红或呈果酱色,有时附于表面,量不定、时有时无;痔疮便血鲜红,常便后点滴而下、呈喷射状或手纸染血,且多伴肛门肿物脱出、疼痛瘙痒。
03
腹部不适
有些人会感觉肚子老是隐隐作痛,或者是腹胀。吃点东西就觉得肚子不舒服,也说不上来具体是哪儿疼,就是那种闷闷的、胀胀的难受劲儿。
04
体重莫名 “滑坡”
有的患者会莫名其妙地变瘦。也没刻意减肥,可体重就是一个劲儿地往下掉。这可能是因为肠道里长了东西,影响了营养的吸收。
但很多人早期症状不明显,那怎么办呢?如果你是下面这4类人也需要注意了!
肠癌偏爱这四类人
久坐不动
办公室职员长时间黏于座椅,长途司机久困于驾驶座,他们的生活被久坐主宰。
每日长达 6 小时以上的静坐,致使肠道蠕动近乎停滞,新陈代谢陷入低迷,脂肪层层囤积,血液循环梗阻不畅。
这般慵懒的生活模式,如同为癌细胞打造了一座 “避风港”,使其在肠道内得以肆意繁衍,大幅推高患癌风险,让健康在静止中悄然流逝。
肥胖
肥胖者胰岛素水平升高,这一变化如同 “催化剂”,加速细胞生长同时阻碍凋亡进程,悄然提升肠癌风险。
过剩脂肪还会触发炎症反应,炎症因子似 “煽风点火”,为癌细胞增殖、转移营造 “温床”,持续侵蚀肠道健康,使肥胖成为肠癌发展的强劲 “助推器”。
加工肉食
高温烹制红肉、加工肉类时杂环胺与多环芳烃肆意滋生;加工肉高脂肪催生二级胆汁酸。这些因素交织,似 “放大镜” 聚焦肠癌风险,促使肠道细胞癌变,是饮食防癌不可小觑的关键环节。
关注我们,发消息 【按摩缓解头痛】
👇领取 缓解头痛秘方 👇
关注我们,发消息 【按摩缓解头痛】
👆领取缓解头痛秘方👆
酗酒
酒精氧化产出乙醛,此有毒产物 “腐蚀” 结肠细胞。酗酒令活性氧剧增,激发氧化应激,损伤 DNA。酒精又作溶剂携致癌物 “长驱直入” 肠道各部位,干扰代谢修复机制。
预防肠癌,记住这3个三
果蔬三宝,纤维高
预防大肠癌,需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精细食物摄取,增加粗纤维摄入。每日确保食用三种高纤维果蔬,诸如芹菜、西兰花、韭菜等蔬菜,菌菇类食材,以及红薯、玉米等粗粮,还有苹果等水果。
运动三十分,肠癌风险降
缺乏运动易致肠胃蠕动减缓,进而提升肠道癌变风险。而经常锻炼能有效降低肠癌发病几率,每日坚持 30 分钟运动,可使肠道息肉发生癌变的可能性降低约三分之一。
高危患者,三年一检查
癌症预防胜于治疗。筛查的频率取决于所采用的筛查方法和个人的风险因素:
- 对于正常风险的人群,建议每10年一次结肠镜检查。
- 如果发现息肉或有其他高风险因素,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检查(如每3-5年一次肠镜检查)。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早诊早治学组. 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2023版) \[J\] . 中华医学杂志, 2023, 103(48) : 3896-3908. DOI: 10.3760/cma.j.cn112137-20230804-00164.
扫码加营养师➕回复【饮食方案】
🔥免费领《常见疾病饮食方案》
⏰数量有限,先加先得❗
长按二维码领【饮食方案】👆
🎊恭喜你🎊读完了健康干货满满的文章
关注我们,发消息 【 按摩缓解头痛】
👇领取 缓解头痛秘方 👇
点击阅读原文看看营养师都在逛的好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