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三酯大户”曝光!医生建议:过了50岁,建议少吃!


长按二维码领【饮食方案】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精制食品的普及、久坐少动的生活习惯,以及压力导致的 应激性进食,都在不断推高人群的 甘油三酯水平,特别是在50岁以后,由于人体代谢功能逐渐减退,这些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

甘油三酯 作为人体重要的能量储存形式,其升高往往与多种因素相关,饮食习惯、遗传因素、内分泌功能改变、药物影响等都可能导致甘油三酯异常。

甘油三酯多高才算高?
甘油三酯 是体内合成的脂肪之一,在身体各处均有存在,主要作用为储存、运输能量。
其来源主要包括2个方面:
一是从食物内获取
二是通过碳水化合物在肝脏/脂肪组织合成
甘油三酯也是身体必需的能量来源之一,但 含量过高也同样会对健康造成伤害。
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过高,会导致血液粘稠,让更多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上,逐渐形成斑块, 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中风等疾病发生。
随着甘油三酯水平的上升, 心梗 的累积发病风险也会逐步上升。在各项血脂指标中, 甘油三酯是心梗的独立预测因素。

甘油三酯水平过高不仅容易引起 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还会增加 急性胰腺炎 的发生风险,而急性胰腺炎是个非常凶险的疾病!
正常情况下,甘油三酯的水平应该保持在0.56~1.7mmol/L之间,在这个范围内越低越好。
甘油三酯的标准
正常值
0.56~1.7mmol/L
50-150mg/dl
临界值
1.70~2.26mmol/L
150-199mg/dl
升高值
2.27~5.65mmol/L
200-500mg/dl
严重升高值
>5.65mmol/L
>500mg/dl
扫码加营养师➕回复【糖尿病】
🔥免费领《缓解2型糖尿病专家共识》
🔥内含糖友【饮食方案+生活指导】
⏰数量有限,先加先得❗

长按二维码领【专家共识】 👆

你的血管真的健康吗?
动脉血管的健康很重要, 一旦堵塞就会引起心脑血管堵塞,导致心梗脑梗,因此预防血管老化就是在延缓衰老。
别小看血管病变,很多心脏和血管疾病就是由此而来,严重可以引起肾脏、大脑、心脏以及外周血管等血管性病变,而且致残率和致死率超高,严重威胁生命健康和安全。

所以 血管健康很重要,全身血管有3个“高危路段”, 一旦堵塞容易引起生命危胁。
• 下肢血管:远离心脏,血液逆流而上,是最容易出现血管内皮损伤和胆固醇沉积的地方,早期堵塞症时状不明显,一旦到中晚期,容易出现剧烈疼痛甚至坏死。

• 冠状动脉:是心脏供血的关键部位,一旦出现堵塞,心脏供血不足就会导致胸痛、心梗等严重症状,冠状动脉狭窄度超过50%即可判定为 冠心病。
• 颈动脉:连接着心脏和大脑,这里出现堵塞就会影响大脑供血,脑卒中就属于缺血性病变。

改善日常饮食
50岁后更应忌口
甘油三酯的升高,和食物息息相关,很多食物含有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是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重要来源。
如果 长期摄入过多高脂肪食物 时,脂肪代谢不及时,可能 会转化为甘油三酯储存在体内。预防甘油三酯升高,这些食物要少吃:
1、鸭蛋
鸭蛋中的脂肪含量较高,还具有丰富的胆固醇和脂肪酸,人体长期摄入容易导致甘油三酯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建议适量食用。

2、油炸食物
食物在经过油炸后,所含的脂肪酸水平会明显增加,人体摄入过多会导致甘油三酯水平、血清胆固醇水平上升,增加血管硬化风险,还会导致肥胖。

3、淀粉类食物
主要是精米、白面、土豆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人体摄入后会转化为甘油三酯,摄入过多也不利于心血管健康,特别是甘油三酯高的人,建议减少以米面为主的主食含量。

再有就是在体检前3天吃了油腻、肥厚的食物, 甘油三酯就会升高,所以体检报告上 甘油三酯 这个指标很容易受到短期饮食影响。
总的来说,日常高油高脂类食物都是甘油三酯重要来源,建议少吃,如果甘油三酯水平已经异常,建议严格控制饮食,预防病情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管好甘油三酯,可防多种慢性病》.保健时报.2023-07-08.
\[2\] ,《甘油三酯高的人最容易得这5种病!这份“忌口食物清单”请收好!》 .健康时报.2023-08-24.
\[3\]《“甘油三酯”超过这个数值,相当于离心梗又近了一步》.生命时报.2023-03-10.
\[4\]《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要点解读 - 中国心血管杂志
扫码加营养师➕回复【饮食方案】
🔥免费领《常见疾病饮食方案》
⏰数量有限,先加先得❗

长按二维码领【饮食方案】👆
🎊恭喜你🎊读完了健康干货满满的文章
关注我们 ,领一周降三高食谱
👇👇👇
点击阅读原文看看营养师都在逛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