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的时候,搓搓脸或耳朵;
冷的时候,习惯性地 搓搓手;
肚子痛时,搓揉腹部……
这些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 小动作,在中医眼中,却是不折不扣的养生方法。事实上,“搓”是按摩推拿中的一种 常见手法,操作时,需要在皮肤表面施加适度的压力,进行单向、环转或往返的运动。经常搓一搓身体,不仅能促进气血的运行,舒筋通络,活血化瘀,还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可以说是简单又有效。接下来,白术就跟大家分享这套养生方法, 身上这4个地方,越“搓”越健康!
搓脸:提神醒脑促循环
“搓脸”这一养生方法,由来已久。在古代,搓脸又叫浴面、摩面、擦面浴头、搓涂自驻颜法等,在很多古书中均有记载。如《理瀹(yuè)骈文》记载:“晨起擦面,非徒为光泽也,和气血而升阳益胃也。”
当我们适当地搓揉面部时,能够刺激面部皮肤,促进气血运行,进而加速新陈代谢。这样不仅能改善肤色,使肌肤更加红润有光泽,还能调和气血,提升阳气,对胃也有好处。此外,面部作为人体的重要部位,其上分布着诸多经络。
搓耳:补肾壮腰止耳鸣
耳朵与我们的五脏六腑、十二经脉都有所关联。在《灵枢•口问》就曾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这里的宗脉指的是许多经脉交汇的地方。
因此,我们平时若能经常 搓搓耳朵,可以刺激耳廓周围的穴位和经脉,促进气血流动。尤其是会刺激到听宫穴、听会穴、翳风穴等重要穴位,有助于改善听力,预防耳鸣和耳聋等听障疾病。且由于肾开窍于耳,所以,搓耳朵不仅能够促进耳部健康,更有助于补肾强身,缓解因肾虚而引发须发早白、腰膝酸软等症状。在搓的过程中,建议双手呈 剪刀手状 夹住耳朵,轻轻地上下搓揉,也是来回搓30下,直至耳朵微微发热。
搓手:通经疏络活气血
中医深究穴位之道,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而我们双手之上,同样分布着诸多重要的穴位,如合谷穴、少商穴和鱼际穴等。经常搓手不仅有助于调节脏腑功能,还能 强身健体,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操作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对搓双手的掌心,使其充分摩擦生热。然后将双手大鱼际穴相对,适当用力的互相揉搓,大约进行20~30次。然后,翻转手腕,搓揉小鱼际,同样搓大约20~30次。
搓腰:温煦肾阳缓腰痛
中医认为, 腰为肾之府,肾气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身体的强健。而搓腰能够刺激腰部的经络和穴位,尤其是肾俞穴等重要穴位,有助于温煦肾阳、畅达气血,从而增强肾脏功能。此外,搓腰还能舒筋活血,有效缓解腰部肌肉酸痛和疲劳的症状。对于长时间久坐的朋友来说,经常搓腰可以减轻 腰部的不适感。方法: 首先将双手相互对搓,直至发热。随后,将发热的双手 紧贴在腰眼处,即双手掐腰时,四指位于前方,拇指在后,下方就是腰眼处。关于 “搓”的调理法宝 就分享到这里啦,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把这些 方法用起来。每天花上几分钟,搓一搓相应的部位,收获健康。点亮【点赞】+【在看】,并把这篇文章分享给身边的家人朋友,将健康传递给更多的人!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