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开这4处,不花一分钱,调气血,强心肺,身体通畅精神足!

老话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随着年龄渐长,很多朋友对自身的健康是愈发上心。而其实养生长寿的秘密,就藏在 咱们自己的身体 里!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身体上,有一些凹陷处,虽然不起眼,实则却暗藏玄机。例如 眼窝、腋窝、肘窝、脚窝等。据《黄帝内经》有云:“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 。而这些凹陷之处,恰恰分布着人体中重要的穴位与经脉,与五脏六腑相连,是经络气血汇聚之处,被称作“长寿窝”。平常我们多 按摩或拍打 这些部位,就可以起到舒经活络,调和五脏,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从而预防和缓解多种疾病。下面,跟着白术一起来看看吧!
眼窝——安神明目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朋友常常会发现自己患上老花眼,尤其是在长时间看手机后, 眼睛干涩、畏光、视物模糊 的情况更加严重。一些人甚至因为用眼过度而导致 失眠、偏头痛 等问题,这些身体的“警告信号”都在提醒我们,眼睛已经承受了过多的负担!相较于吃药或更换眼镜,有一个特简单的方法可以缓解这些症状,那就是揉揉眼窝!眼睛周围的眼窝和眼眶,有很多穴位,如 承泣、鱼腰、攒竹、丝竹空、四白 等,是名副其实的“养生窝”。通过按揉这些穴位,可以降低眼压、缓解眼部疲劳,还能改善因近视、老花眼、过度用眼所导致的眼红、视物模糊等问题。在按揉时先要闭眼,用食指和中指指腹朝着顺、逆时针 缓慢旋转按摩 眼窝,每次2~3分钟。
肘窝——护心益肺
肘窝是经络非常密集的地方, 心经、心包经、肺经 都经过此处。在中医理论中, 合穴 是经气深入会合于脏腑的部位,而这三条经络的合穴都在肘窝——心包经的曲泽、肺经的尺泽和心经的少海。其中,尺泽穴有清宣肺气、泻火降逆的作用,对感冒、咽喉肿痛、以及咳嗽都有很好的调理效果。而曲泽穴则有降逆镇惊、泄热宁心的作用,适用于中暑、心慌气短、胃痛、身热心烦、呕吐等症状的预防和治疗。此外,中医认为:“肺心之邪,其气留于两肘”。意思是心肺受到病邪侵袭时,病气多积聚停留在两肘。所以咱们没事的时候,可以经常 拍拍肘窝,有助于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有益于心肺健康。

在拍打时,手掌放松,由轻到重连续拍打肘窝,直到轻微发红为止,建议每周进行一次。
腋窝——理气活血
腋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胳肢窝”,被誉为“人体三大保健特区”之一,内含重要的上肢神经和血管,并分布丰富的淋巴组织。同时,在腋窝的顶点,腋动脉的搏动处,有一穴名为极泉穴,属手少阴心经,具有宽胸理气、舒筋活血的功效。所以说,咱们没事经常按摩腋窝,能 改善血液循环,刺激淋巴组织,增强免疫力。而考虑到心脏疾病多为气滞血瘀、心脉痹阻所致,因此经常按摩腋窝处,还能帮助调和气血,减轻心绞痛、胸闷等不适症状。
脚窝——补肾强身
《医学典籍》曾记载到:“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如典籍所言, 脚是人的根,若把人体比喻为一棵树的话,那么脚即为其根部,树根枯竭则枝折叶落,大树便会夭折。同样,要是脚出了问题,身体也容易跟着出毛病。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能忽视了脚部的健康。我们人体十二经脉之中,有六条经脉系于足部,且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在脚部都有对应的反射区,其中脚窝处对应的就是肾脏,经常按揉可以补益肾气。此外,在脚窝处还有一个有名的保健穴位—— 涌泉穴,其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缝纹的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涌泉穴又被称为“长寿穴”,经常按摩能够滋补肾阴,对因肾阴亏虚导致的 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腰膝酸软 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在按揉时,可以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按揉,或用手部大鱼际(即拇指根部,下至掌根,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的部位)单方向的搓揉脚窝。大概搓5-10分钟,一直搓到 有发热 的感觉,力度和节奏保持均匀适中即可。人这一生,格局要放大,但落到实处,还得从细微之处开始,养生也是同理。对于文中分享的长寿窝,大家可要重视起来,经常揉一揉,能够帮助我们 通经络,强心肺,预防疾病。看完这篇文章的朋友,不妨点亮【在看】+【点赞】,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将健康传递给更多的人!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