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春风拂过的地方突然就长出了许多 荠菜。
作为一种春季应季的野菜,荠菜素有 “春天的使者” 之称。
荠菜生命力极强,从江南水乡到北方平原,从田间地头到庭院角落,皆可见其身影。它既是春日的时令野菜,也是中医典籍中记载的良药。
> 荠菜之名源于其生长习性。《本草纲目》载: "荠生济济,故谓之荠。" 古人以"济济"形容其茂盛之态。
荠菜食用历史悠久,尤其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每年三月三日,很多家庭有着吃 荠菜煮鸡蛋 的习俗,这不仅是对春天到来的庆祝,也是一种与自然相融合的健康饮食方式。
在饥荒年代,荠菜曾是百姓的救命粮;在丰饶时节,它又化身文人墨客笔下的春意符号。苏轼曾赞其 "天然之珍,虽小甘于五味",陆游更写下 "春来荠美忽忘归" 的诗句。
而早在先秦时期,《诗经·邶风》便有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的记载,将荠菜之甘美与苦菜对比。
汉代《名医别录》将其列为上品,称其 "主利肝气,和中"。至明代李时珍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更系统记载:"荠菜味甘性平,入肝、脾、膀胱经,利五脏,益胃和中,利水明目。"
荠菜的功效
荠菜禀受春生之气,具有升发透达之性:
清热解毒:其性平和而微凉,善清肝胆郁热,对春季常见的目赤肿痛、咽喉不适有缓解作用。
利水消肿: 归脾、膀胱经,能通利水道,《日用本草》载其"疏利五脏,凉肝明目,通淋利尿"。
止血和脾:富含荠菜酸等成分,对便血、月经过多等血症有收敛之效。
平肝明目:现代研究发现其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与古籍"治目痛"记载不谋而合。
荠菜的食用方法
1.荠菜豆腐羹嫩豆腐切丁焯水,荠菜焯烫切末。清汤煮沸后入豆腐,勾芡后撒荠菜,淋麻油。此方取豆腐甘凉与荠菜清利,适合春季口干舌燥者。
2.荠菜粥
粳米煮至七成熟,加入荠菜碎、枸杞,文火慢熬。晨起食用可养肝明目,清代《粥谱》称其 "利肝和中,明目益胃"。
3.凉拌荠菜香干
焯水荠菜切段,配五香豆干、核桃仁,佐以姜醋汁。 降脂护心,高血压、高血脂人群尤宜。
三月三荠菜香
民间素有 "三月三,荠菜赛仙丹" 的谚语。
传说东汉名医张仲景曾用荠菜配伍治疗春瘟,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食治》中特别强调春季食荠以养肝气。江南地区至今流传着 "荠菜花煮鸡蛋,吃了石头都踩烂" 的童谣,暗喻其强健筋骨之效。
这些文化印记,让荠菜超越了普通野菜的身份,成为连接天地时序与传统养生观的媒介。
鸡蛋属 "血肉有情之品",荠菜中和鸡蛋的滋腻,促进营养吸收。农历三月三正值暮春,需借荠菜疏泄之力防春困,鸡蛋象征新生,寄托祛病纳吉之意。
荠菜煮鸡蛋的做法
【食材】
荠菜1把 鸡蛋6个 红枣5颗 生姜3片
【做法】
①取新鲜荠菜连根洗净,捆扎成束;
②鸡蛋外壳轻洗,与荠菜同入砂锅;
③加水没过食材,放入红枣5枚、生姜3片;
④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煨20分钟;
⑤用勺背轻敲蛋壳裂纹,续煮10分钟使药汁渗透;
⑥去荠菜,食蛋饮汤。
煮好的鸡蛋壳呈淡绿色,带着草木清香。老人常说: "三月三吃一蛋,一年不头疼"。现代营养学分析,荠菜中的乙酰胆碱可促进鸡蛋卵磷脂吸收,二者组合堪称完美搭档。
春日漫步郊野,不妨俯身采撷几株荠菜。这来自大地的馈赠,既是对味蕾的抚慰,更是先民生存智慧的延续。当灶间飘起荠菜煮鸡蛋的清香,我们咀嚼的不仅是春天的味道,更是千年文化沉淀的养生密码。
关于 荠菜就介绍到这里了,欢迎大家分享给亲朋友好友,愿大家都能健健康康, 欢度春日美好时光!
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