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这3招,补气血、疏肝胆,养生又养颜,女性朋友尤其要注意!

阳春三月,绿嫩枝头,今天我们迎来了国际妇女节。在这里,橘杏缘衷心祝愿所有的女同胞们节日快乐, 健康、美丽。生活中,我们大多数女性朋友总习惯将爱倾注于家人、事业与日常的琐碎之中,操劳烦心,却往往忽略了对自身的关怀。久而久之,脸色失去了往日的神采,晚上翻来覆去睡不好,腰酸背痛成了常态,心情也老是 焦虑烦躁,静不下来。其实这些,都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是时候关注自己的健康了。毕竟,健康才是我们生命的基石,更是支撑我们拥抱世界、享受生活的底气。
气血双补精神好
对于咱女性朋友来说,气血那可是太重要啦!无论是人体的五脏六腑、骨骼经络,还是毛发皮肤,都依赖气血的 推动和濡养。
> 《黄帝内经·素问》里就曾记载:“气血失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气血充足的女性朋友,面色红润有光泽,看着就很精神,干啥都带劲。可要是气血亏虚了,脸色就会变得蜡黄蜡黄的,整天头晕乎乎, 浑身没力气,月经也开始不规律,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气血的调养,平时可以多吃一些 养护气血 的食材,如红枣、桂圆、红豆、枸杞、猪肝等。这里,白术给大家分享一道堪称经典的滋阴补血神汤,那就是红枣枸杞乌鸡汤,对气血的滋补效果非常好。【材料】:乌鸡、当归、红枣、枸杞、黄芪【做法】:乌鸡切块焯水,去掉血水后,加入清水和所有辅料,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1-2小时,炖至汤浓味美。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它的每一味食材都大有讲究,结合之后能够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具有非常好的调理作用。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经常按揉三阴交等穴位进行调理。三阴交穴被称为 女性的 “不老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是肝、脾、肾三条经络的交汇之处。每天坚持按揉三阴交,能健脾理血,促进气血运行,调节月经,改善面色。在按摩时,用拇指点按穴位,以感到 微微酸胀 为宜,每次按摩3~5分钟。
疏肝解郁心情畅
现在很多朋友都有 气郁 的症状,从根本上来讲与肝气不舒息息相关。尤其是咱们女性朋友,照顾老人、孩子、丈夫,操劳家中大大小小的事,难免会有点委屈受气。而女性常有的 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 等症状,根源大多都跟气郁有关系。因此,大家日常可以做一些疏肝理气的活动,比如听音乐、外出踏青、呼吸新鲜空气,跟信得过的朋友唠唠嗑等,都是不错的方法。平时没事的时候,也可以 敲敲膻中穴,此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黄帝内经》中说:“膻中者,喜乐出焉”,意思是膻中穴是调理情志问题的要穴。经常敲击此穴能疏肝解郁、促进肝气运行,缓解压力和低落抑郁的情绪。此外,没事 喝喝花茶 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取5朵玫瑰花,再配上5克陈皮、3颗大枣、8颗枸杞,用水煮开,泡着喝就行,能疏肝理气,缓解焦虑。

要是感觉自己有点上火,嘴里长泡啥的,那就再往里头 加点菊花 一起泡,这样还能清热去火 。
暖宫护腰寒气跑
女性朋友天生体质偏阴,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尤其是子宫和腰部,一旦受寒,就会引发宫寒、痛经、腰部酸痛等问题。因此, 暖宫护腰 对女性朋友来说非常重要,是日常保健的关键。中医有个好办法,就是 通过艾灸 来温暖子宫和腰部,赶走寒气。这里给大家分享两个穴位,一个是关元穴,此穴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为任脉要穴。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的月经、孕育等密切相关,有 “任主胞胎” 的说法。而关元穴作为任脉上的重要穴位,我们艾灸此穴,具有 培元固本、暖宫散寒、补益下焦 的作用。另一个是命门穴,属于督脉,位于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艾灸这里可以起到培元补肾,提升阳气的作用,还能减轻腰部因寒冷带来的疼痛。此外,春寒料峭,乍暖还寒, 保暖工作可不能忽视。哪怕感觉天气慢慢热起来了,肚子这块也得捂严实了,以免寒邪侵入体内。体质偏寒的朋友,如果遇上经期时,身体抵抗力下降,更要注意保暖,这时候喝上一杯热乎乎的红糖姜茶,效果特别好。朋友们,养护身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妇女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除了接受祝福,更要 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哦。看完的朋友不妨将这篇文章分享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将健康传递给更多的人!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