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一定要吃的“护肝菜”,清热解毒,利湿消肿,通便又降压!


在这个吃野菜的黄金季节,各种野菜铆足了劲,争奇斗“鲜”。
春笋破土霸占餐桌,香椿身价飙升,荠菜饺子称霸朋友圈......
但若论野菜界的“初代顶流”,还得看这位:
被《诗经》提过名,老祖宗认证的"山菜之王"——蕨菜。
《诗经》: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描绘了古人在南山之坡采摘蕨菜的画面。

山野间的蕨芽不仅是平民的春盘至味,更是历代文人墨客的心中所爱。
其中长寿诗人陆游就对蕨菜情有独钟,曾为它赋诗:“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形容蕨菜嫩芽的鲜嫩 胜过春天的任何一种蔬菜)

当然,除了美味之外,蕨菜还是 一味良药,具有很多特别的功效!

“山菜之王”:蕨菜

蕨菜又叫甜蕨、山凤尾、蕨儿菜、龙头菜,其形态十分可喜,身躯笔挺,头部习惯性地卷成圆弧,特别像初生婴儿握紧的 拳头,嫩得可爱。

在中医看来,蕨菜味甘,性寒,入肝、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 感冒发热、痢疾、风湿痹痛 等病症。
1、清热解毒
蕨菜性寒,能够有效地清除我们体内的热邪,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据《福建药物志》记载,蕨菜清热利湿,消肿解毒,对于春天常见的 上火 等情况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其次,蕨菜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蕨菜素等。这些成分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
2、利湿消肿
蕨菜还可以止泻利尿,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具有下气通便的作用。

此外,蕨菜中还富含钾元素,有助于维持我们体内的体液平衡,进而减轻水肿症状。
3、凉血止血
唐代药学著作《本草拾遗》记载,蕨菜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其蕴含的活性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凝固,对于血热妄行引起的 出血症状 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除此之外,蕨菜的某些有效成分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蕨菜采摘有讲究
蕨菜的采摘可是一门技术活,中医认为,自然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植物的药用价值。因此在采摘蕨菜时,我们需注意蕨菜生长的环境,尽量选择 向阳、无污染的山坡地,避免在阴沟、路边或重金属污染区采摘,以确保蕨菜的绿色安全。其次,采摘时我们需注意蕨菜的品种与状态,尽量选择那些绒毛少或者没有绒毛的,因为绒毛对人体消化道有刺激,部分朋友还可能对其过敏。同时,我们应在蕨菜嫩芽的叶子 还未展开 时采集,此时的蕨菜枝叶纤维尚未老化,口感鲜嫩,营养价值也更高。
蕨菜这样吃
,健康又美味
了解了这么多,如果你最近正好采到了新鲜的蕨菜,不妨试试这2道蕨菜做法尝尝鲜!1、蕨菜炒肉食材:鲜蕨菜230克(也可用干品泡发代替),五花肉120克,洋葱1/2个,蒜3瓣。做法:先将蕨菜掐掉老梗,洗净,焯水,再 浸泡半小时 后,捞出切段备用。将五花肉、洋葱切丝,蒜切末。热锅下油,加入肉丝煸炒出油,下洋葱和蒜末煸香,再下蕨菜翻炒片刻,加入适量生抽、料酒、盐炒匀。最后加盖焖2分钟,开盖大火收汁,撒上白芝麻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民间常说“常吃蕨菜能长寿”。但蕨菜性寒,过量食用蕨菜可能 损伤脾胃!
不过大家也不必吓得一口也不敢吃。尽管蕨菜存在一些潜在的副作用,但其营养价值仍然相当可观。
在食用时,我们只需注意适度、适量,并结合个人的体质和需求来选择,便可充分发挥蕨菜的益处,安全解锁这份春日限定美味~关于“蕨菜”的功效和吃法就介绍到这里了!蕨菜的赏味期限不长,喜欢吃的朋友千万别错过这份健康又美味的春日限定~记得转发给您的亲朋好友,别忘了提醒他们吃蕨菜前记得焯水噢!

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