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满桌佳肴却丧失提筷的欲望早上起床双腿发沉,像绑着沙袋走路不管睡得多早多久还是哈欠连天......
朋友们,你们也有这样的困扰吗?
可别先急着保温杯泡枸杞!
这可能是身体里那位默默奉献的"营养大总管"—— 脾脏 在喊累了!
脾为后天之本,它就像是土地一样,地肥了,种什么都能丰收,地不肥,再好的种子也长不出好苗。
所以,要是不把脾养好,你泡再多的枸杞,吃再多的保健品都没有用!
接下来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脾的健康小知识,大家记得收藏好!
脾不好的表现
中医理论中的脾,并不像西医中单指脾脏 ,脾与情志、四肢、口唇等都有着密切的关联。
脾不好主要表现在脾虚以及湿困脾胃两个方面。
脾虚: 面色萎黄,乏力、四肢无力,食欲不振、腹胀、饭后饱胀、大便稀溏,易疲劳,舌体胖大、舌质淡、苔薄白、舌边有齿痕
湿困: 头重如裹,口黏腻,身体困重,四肢沉重,大便黏腻、不成形,苔白厚腻,皮肤油腻、易长湿疹或痤疮,关节酸痛
大家对照自查一下,出现以上这些症状的朋友们就要考虑是不是自己的脾出问题了。别担心,看完今天这篇文章,脾脏的小病就可以轻松自调,建议朋友们先收藏起来,以免需要的时候找不到。
脾为后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脾主运化脾的功能是 运化水谷精微。我们吃到肚子里的食物,都会被脾加工成水谷精微,再经过脾的转输,上输于肺,贯注于心脉,输布全身,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筋骨皮毛。3、充养肾精肾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主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肾精包括 先天之精 和 后天之精,先天之精必得后天之精的充养,才能充盛。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一旦离开了母体,我们的身体就需要后天之精来维持生命活动,这个后天之精就来源于脾胃。
养脾“三穴”
在中医五行理论中,春属木,脾属土。木克土,春天肝气当令,肝气相对旺盛,而肝气过旺可能会克制脾土, 影响脾的功能。所以春天也需注意养护脾脏。大家闲时不妨多按揉脾俞穴、太白穴和隐白穴,这三个穴位都能够对脾脏起到很好的保养作用。1、脾俞穴脾俞穴位于背部,当第 11 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具有健脾和胃,利湿升清的功效。刺激脾俞穴可以激发脾脏的阳气,增强脾的运化功能,能很好的调理 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等问题。另外,通过艾灸脾俞穴,还能够加强脾运化水湿的功能,达到 祛湿 的目的。
朋友们平时还可以多揉按脾俞穴,可在早上 9-11点 脾经经气最旺的时候进行,有助于加强脾的功能。2、太白穴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位于第一跖趾关节近端,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太白穴可以治疗 脾、胃、肠、腹 的疾患,如腹痛、腹胀、便秘、腹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按揉太白穴时,用拇指指腹置于穴位上稍用力按揉,以微觉酸痛为度,每次约 3-5分钟,每日有空的话可多次按揉。3、隐白穴隐白穴,是足太阴脾经的井穴,位于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开0.1寸。隐白穴具有健脾和胃、益气统血、 苏厥醒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 腹部胀满、暴泻、失眠 等病症。刺激穴位时,用大拇指的指甲垂直上下掐按穴位,每次掐按1~3分钟,早晚各按1次即可。
脾胃为后天之本, 养脾 是养生中不可忽视的一大重点。大家记得要充分利用今天分享的养脾知识~别忘了分享给亲朋好友,大家一起吃得香、睡得好,身轻体健度春秋!
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