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捏就灵!脚后跟痛、睡不安稳,立马捏捏这1处,比吃止痛药强


前段时间,小区有位60多岁的阿姨,跟白术诉苦说自己的 脚后跟有点痛,走路十几分钟就要坐下来休息,就连 晚上睡觉都不安稳,疼痛的原因也一时没找到,不知道该怎么缓解。
白术听后判断很可能是肾气不足,就让她捏脚后跟一处试试,没想到捏了几分钟后 疼痛缓解 了不少,阿姨十分欢喜,表示要每天坚持捏一捏。后来听阿姨说自己坚持捏了2周后,走路就没那么痛了,去菜市场买菜走个来回也不成问题。今天白术也把这个动作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人缓解疼痛。这个动作就是:捏跟腱。其实缓解疼痛只是它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功效,平时多捏一捏脚后跟,有助于 养肝补肾,帮助排毒,延年益寿!
睡前10分钟,捏一捏跟腱
跟腱 就是脚后的一条筋,它位于足跟和小腿之间,是人体最长和最强大的肌腱之一,成年人的跟腱长度一般在15厘米左右。
别看它藏在小腿下面平时很难注意到,我们平时 走路、跑步、跳跃 等动作可全都靠它。运动久了,它就会通过 酸痛 的方式告诉我们,它累了。

跟腱的位置其实非常好找到,当我们足跟离地以 脚尖站立 时,尤其明显,脚后跟正上方那条 绷得很紧 的筋就是跟腱了。找到这条筋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捏它了。

操作要点:
朋友们可以先找一张椅子坐下,然后弯下腰,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脚踝处的跟腱,稍用点力进行按揉。
随后顺着跟腱从下往上地捏按,按到距脚后跟约15厘米的距离处,跟腱隐于小腿肌肉之中,就可以重新再从脚踝处开始,如此反复,两边都要捏按到,各捏 5分钟 即可。期间若是有捏到 酸胀感、痛感 较为明显的部位,可以在此处 多揉几下,将它揉开来,痛感就会减少了。朋友们如果每天晚上睡前有泡脚的习惯,可以等 泡完脚,再对双脚的跟腱处进行捏按, 效果会更好。
1个动作益肾固精,舒筋活络
别小看这个简单的动作,大拇指和食指并用,可以同时按揉到 两条经络以及两个穴位, 能够起到益肾固精、舒筋活络等多个作用。1、激活2条经络, 益肾固精我们的腿部有两条经络,恰好是顺着跟腱往上循行,一条是经过 外踝尖 附近的足太阳膀胱经,另一条则是经过 内踝尖 附近的足少阴肾经。当我们顺着跟腱往上捏按的同时,也就按揉到了这两条经络。因此捏跟腱的动作还可以刺激到膀胱经与肾经,促进这两条经络上的气血运行。① 刺激肾经,强健腰膝肾是先天之本,是人的力量之源,决定人的生长和发育,养好肾脏有助于延年益寿。而想要养肾,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 常刺激肾经 了。经常对肾经进行疏通,能益肾固精、强健腰膝,长期坚持还可以 延缓衰老。

②刺激膀胱经,促排毒膀胱经与肾经 相表里,按揉膀胱经对肾经其实也有着一定的刺激作用,对养肾,以及治理肾经上的一些病症能够起到一定效果。膀胱经最突出的作用就是 排毒。我们都知道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膀胱经也同样重要,它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经常疏通膀胱经能够帮助我们排出体内堆积的毒素。

2、刺激2个穴位,舒筋活络我们的跟腱与脚踝尖之间,有两个重要的穴位。这两个穴位的位置是相对的,一个是位于 外侧的昆仑穴,另一个是位于 内侧的太溪穴。当我们捏按跟腱时,大拇指和食指分别放在这两个穴位上,一个捏按的动作,就可以 同时刺激 到昆仑穴与太溪穴这2个穴位。①刺激昆仑,清热毒昆仑穴在足部外踝后方, 外踝尖 与 跟腱之间 的凹陷处,正位于它们的中点。昆仑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具有清热解毒,舒筋活络的功效。据古籍记载, “踝跟骨痛灸昆仑”,昆仑穴能够很好地治疗 足踝肿痛。朋友们若是有脚后跟痛,或是脚踝处疼痛,都可以按一按昆仑穴。中医疗法中有个 近部取穴 法,哪里有病症,就在附近取穴进行治疗。昆仑穴治疗足跟痛就是这种方法。②刺激太溪,补肾气太溪穴位于足内侧, 内踝 后方与脚跟骨 筋腱之间 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的中点之处。太溪穴是 肾经的原穴,是肾脏的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古代中医著作《九针十二原》一书中曾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穴。”因此常按太溪穴,可以起到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的作用。除了肌腱之外,我们的脚部还有一条重要的筋,藏在脚底,叫做 “地筋”。捏完脚后跟的筋,还可以顺便揉一揉 脚底的地筋。小动作大功效。藏在脚后跟的这条筋,大家记得每天捏一捏,补肾固精、促排毒,坚持一段时间, 脚后跟不痛了,睡觉也香了。大家动动手指赶紧转发出去,让亲朋好友跟着一起捏出健康好身体!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