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这一处,补足一身阳气!宣肺理气,通经活络,远离咳嗽、胸闷、腰背痛


“这天气也太冷了,我这手脚怎么捂都捂不热乎。” 李大伯裹着厚棉袄,嘴里哈着白气,在屋里不停地跺脚。
60岁的李大伯一直生活规律,没什么坏习惯,但近几年明显感觉到精神头没以前好了,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还总觉得腰膝酸软。

其实这很有可能是 阳气不足 在作祟!
《黄帝内经》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就像天的运行少不了太阳照耀一样,人体想要健康运转也少不了阳气的支持。

阳气充足,就能温养五脏六腑和骨骼,帮助我们抵抗外邪侵袭,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若是阳气不足,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如 手脚冰凉、畏寒怕冷、频繁感冒、夜尿频繁、腰膝酸软 等。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很容易出现阳气不足的问题,因此一定要重视养护阳气!
说到养阳,今天白术就给大家分享一个人体自带的小火炉——至阳穴。


背上的小火炉:至阳穴
至阳穴位于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至,极大,或到达之意;阳,即是阳气。该穴为阳气在背部的聚集之处,也是阳气从下往上、到达头胸部的关卡之一,故名至阳。
取穴方法: 低头或俯卧,在后正中线与两胛骨下角连线的交点上就是至阳穴所在。
冬天寒气加重,护住人体的阳气尤为重要。
至阳穴是督脉的腧穴之一,是阳气之极,具有 温阳扶正 的功效。
当你感到阳气亏虚时,就可以利用至阳穴。通过艾灸或按揉至阳穴,我们能够 振奋阳气。
阳气充足,就能温煦人体,让人体暖和起来。因而刺激至阳穴也可以改善 手脚冰凉、腰背发凉、畏寒、痛经 等症状。

至阳穴功效
至阳穴作为阳气在背部的聚集之处,也是阳气从下往上到达头胸部的关卡之一,它最直接的功效就是 养阳补气,但它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针灸学简编》记载此穴还可:“主治腰背疼痛,胸胁支满,胸痛彻背,胫痠,四肢重痛,少气难言,胃寒不能食,腹中鸣,肝胆病证,疟疾等。”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至阳穴的诸多效用!
1、 宣肺止咳
至阳穴又名肺底,从这个名字我们也能看出来,它对肺部的一些病症,同样能够起效。
刺激至阳穴,有 宣肺止咳、化痰止喘 的功效,尤其对于 风寒性感冒引起的 咳嗽、气喘、咽喉痛 等症状,有着很好的调理作用。

2、宽胸理气
至阳穴还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 宽胸理气,可用它来治疗胸腹局部病症。平时如果有感到 心慌、胸闷、气短 或是 胸痛、胃痉挛 等情况,按摩至阳穴就能改善症状。
另外要注意,刺激至阳穴对于缓解 轻微的心绞痛 有一定作用,但若是较为严重,就要及时就医治疗。

3、 治腰背痛、脊强
至阳穴位于背部,按照近道取穴法,它也可以用来 治疗胸背痛。
且至阳穴属于督脉,督脉循行于脊中,所以它也能用于调理 脊强不能前俯 的症状。

至阳穴疗法
按摩至阳穴好处不少,但由于至阳穴所处位置,有些朋友反手有点难以触及,自己按多有不便,所以可以请家人朋友帮忙。1、按揉法操作者将指腹置于被按者穴位上,稍稍用力按揉,以被操作者感到微微的酸痛为度。每次按 5分钟 左右,一天可进行多次按揉。
2、撞击法手握成拳,以能承受为度,捶击至阳穴 150-200下。或将后脊背上的至阳穴对准墙棱、柜子棱,以自己能承受的力度撞击穴位,同样也有效果。3、艾灸法可选用艾条悬灸至阳穴,悬灸的距离为3-5厘米,以局部皮肤感觉温暖为度。每次悬灸 5-10分钟,灸至穴位皮肤微微潮红即可。
也可选用艾柱隔姜灸的方式。操作方法: 将姜切成直径4-6厘米,厚度3-5毫米的大小,并用针或牙签在姜片上戳几个窟窿,把姜片放置于穴位之上,再将艾柱放到姜片上点燃进行艾灸,灸 3-5壮 即可。关于至阳穴就介绍到这里了,平时遇到 手脚冰凉、胸闷气喘、胸胁胀痛、腰背痛 等问题的时候,不要忘了用上这个穴位!善用穴位能调病养身,别忘了转发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一起收获健康~

## 温馨提示:相关病症需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
点【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