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好这2穴,通调脏腑!每天3分钟,健脾和胃,疏肝利胆,一穴顶十穴!

朋友们,早上好呀!在中医里,穴位对于调节人体气血、平衡阴阳、预防和治疗疾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作为非专业的中医爱好者,要把人体的所有穴位都记住,无疑是个大难题。其实我们想要利用穴位养生保健,只需要记住一些 重点的、特殊的穴位 即可。
八会穴
八会穴是首创于《难经》中的一组特定腧穴,它们不仅能够治疗各自所在经脉的病症,还有一个特殊的治疗效果,就是分别能治疗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 的相关疾病。
> “腑会中脘脏章门,筋会阳陵髓绝骨,骨会大杼血膈俞,气会膻中脉太渊。”
这句八会穴歌诀就源于《针灸聚英》,表明了八个穴位的功效,便于初学者习诵。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朋友们如果怕忘记这句歌诀,可以先将文章转发到朋友圈收藏起来。

凡与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 有关的病证,都可以取对应的八会穴来治疗。例如五脏之病,可取章门穴来治疗,六腑之病,则可取中脘穴来治疗。今天先重点和大家分享一下脏与腑的八会穴,即章门穴和中脘穴。
脏会章门
它不仅是八会穴之一,同时也是脾的募穴,是脾脏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有着健脾和胃的功效。《养老奉亲书》认为:“脾胃者,五脏之宗也。安谷则昌,绝谷则亡。”中医认为, 脾是后天之本,五脏皆禀于脾,五脏依赖于脾生化的气血而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章门穴作为脾的募穴,是脏气出入的门户,也是主治五脏之病的要穴。除此之外,它还有着疏肝健脾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进一步来了解章门穴的功效。1、健脾和胃前面说过章门穴是脾的募穴,常按此穴,能够健脾益胃,对于养护脾脏有着很大的好处,朋友们没事的时候就可以多按一按。章门穴经常用于治疗脾胃相关的疾病,例如 腹痛、腹胀、腹泻、肠鸣、呕吐等 等,生活中出现这些症状时都可以找章门穴。2、疏肝利胆章门穴是肝经上的穴位,因此按揉章门穴可通经活络,改善肝郁,缓解由肝气瘀滞引起的 胸胁痛、腰痛 等病症。肝胆相表里,章门穴既可疏肝,也能利胆,它还常用于调理部分肝经上的病症,例如黄疸、肝炎等。按揉方法: 可用大拇指指腹或是大鱼际部位按揉,每次按揉1-2分钟即可。也可采用搓揉法,从后往前搓揉章门穴,揉搓30次。
腑会中脘
经常看我们公众号文章的朋友们,应该对这个穴位比较熟悉,中脘穴是日常养生的重要穴位之一。此穴隶属任脉,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是胃的募穴。中医认为,六腑皆禀于胃,此外还有着“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说法,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胃对人整体的重要性。

中脘穴作为胃的募穴,有着“胃脘”的别称,能够和胃健脾、通调腑气,有疏利中焦气机、补中气之效,可用于治一切腑病,尤其是胃的相关疾患。1、和胃健脾中脘穴位于胃的中部,主治胃疾,就近取中脘穴对胃部疾病,如 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 等,都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

生活中,当我们胃不舒服、胃痛发作的时候,不妨按揉一下中脘穴,能够健脾和胃,止疼痛,比吃胃药可管用多了。2、 化湿降逆中脘穴位于中焦,是脾胃所在的关键部位。由于脾胃主运化水湿,若脾胃功能失调,则 水湿内停,导致湿邪内生。而我们刺激中脘穴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从而帮助身体排除湿气,缓解因湿邪引起的 肢体困重、舌苔厚腻、大便黏滞 等症状。
指压法:
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按压中脘穴,6秒后将手移开,重复10次。
推腹法:
双手掌心交叠,从心窝(膻中穴)开始向中脘,再下推到小腹关元处,反复推5分钟。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