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血管堵?中医三招教你降血脂,稳血压,远离冠心病、心绞痛、脑中风!


许多朋友对高血压、高血糖等健康话题早已熟知,今天,白术为大家介绍另一个不容小觑的健康隐患——高血脂。
它就像一个沉默的“血液杀手”,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的血管健康,是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乃至中风等严重病症的重要推手。
高血脂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们人体的血脂是血清中脂类物质的总称,与日常饮食及肝脏有着密切关系。 一旦血脂异常或超出正常范围的话,就会形成“高血脂”或“高脂血症”。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高血脂的形成原因、危害及调理养护之法。

高血脂:最隐蔽的“温柔杀手”
高血脂常被称为 最隐蔽的“温柔杀手”。为什么这么说呢?高血脂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危害却极大。初期除了指标异常外, 无其他症状, 难以察觉;中期会逐渐出现 睑黄瘤、脂肪瘤、斑块、头晕乏力、四肢麻木 等症状;后期严重时,可能出现 心绞痛、心肌梗死、脑中风、静脉血栓 等危及生命的症状。
因此, 保持血脂健康是维护身体健康的关键。有朋友或许会问,血脂高是血液里的脂类物质偏高了,那是不是肥胖的人更容易患高血脂?其实不然,高血脂和肥胖没有必然联系,主要与饮食、作息、情绪有关,所以身体瘦弱的人群也可能出现血脂异常。1、吃出来的“高血脂”经常食用高热量、高脂肪的油炸类食物,比如 _糕点、油条、糖油粑粑、薯条、葱油饼、黄油面包_ 等,会加重胃肠道消化的负担,导致脂肪在体内堆积,进而使血脂升高,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此外,大量饮酒或长期抽烟都会影响肝脏功能,进而 影响到脂类的代谢,脂肪无法正常代谢而堆积,就容易形成高血脂。2、病出来的“高血脂”如果身体本身出现了问题,如 肥胖、心脑血管疾病、肝病 也会影响身体的血脂代谢。而血脂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所以肝病对血脂的影响相对较大。像 脂肪肝 这种肝脏疾病可能导致营养物质代谢异常,进而引起血脂升高。一旦出现类似情况,需要高度重视并及时进行针对性调理。3、懒出来的“高血脂”经常熬夜晚睡或 缺乏运动 也是形成高血脂的因素。熬夜会引起肝功能异常,影响脂肪代谢;而运动少,身体的热量就会消耗得少,过多的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形成高脂血症。4、气出来的“高血脂”情绪不稳定、经常生闷气、情志不畅、精神压抑 等都容易 导致肝疏泄功能失常,引起气血运行紊乱或瘀滞,进而形成高脂血症。
巧用3招
降血脂、稳血压
想要降血脂,保持血液健康,需要从生活习惯、饮食、运动、调理等方面综合入手,才能取得显著效果。除了戒烟戒酒、规律作息、调畅情志之外,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刮压足部反射区运用中医反射疗法刮压足部反射区来调理血脂,既安全又有效。实操时选取的反射区主要是: 心脏反射区+肝脏反射区+小肠反射区+结肠反射区。下面是各反射区定位:
①心脏反射区: 位于左足底,第一基准线与第三基准线的交点,约等于本人大拇指指腹大小。②肝脏反射区: 位于右足底,第一基准线与第四基准线的交点,本人大拇指指腹大小。③小肠反射区:位于双足底,中下段凹陷区域,被结肠反射区包围。④升结肠反射区:位于右足底,第四基准线上,从第五基准线起,到第二基准线止,呈带状。⑤横结肠反射区:位于双足底,第二基准线上,从第四基准线起,到第三基准线止,呈带状。⑥降结肠反射区:位于左足底,第三基准线上,从第二基准线起,到第五基准线止,呈带状。⑦乙状结肠、直肠反射区:位于左足底,第五基准线上,从第三基准线起到足内侧边缘止,呈带状。
需要注意的是,血脂高的人多伴有脂肪肝,在刮压肝脏反射区的时候可能会感觉到有 海绵状反应物,在身体耐受的情况下,可选择 重手法刮压肝脏和结肠反射区。调理的时候,不用拘泥于时间周期,只要坚持刮压,手法渗透到位,会有明显的效果。温馨提示: 不了解足部刮压手法的朋友可以查看 《反射疗法调理高血脂症》这一课程,文末添加老师微信,即可免费学习。2、降脂饮食:木耳山楂粳米粥都说“病从口入”,大鱼大肉、甜食油腻的食物最容易引起高脂血症的产生,所以在饮食上我们更需要格外注意 避免高脂肪、高热量、高胆固醇、高糖、高盐、多油的食物。中医认为“五谷为养”,平时可以食用糙米、全麦面粉、玉米、青稞、荞麦、黄米、小米、燕麦、红薯、藜麦等谷薯类。此外,白术在这给大家推荐一款降血脂的食疗方:木耳山楂粳米粥。食材:干木耳10g,山楂30g,粳米100g。



做法:将木耳浸泡发透后洗干净,与山楂、粳米一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煮成粥。
每日吃1-2次,也可代早餐空腹食用。3、坚持锻炼运动可以提高体内的新陈代谢,将多余的脂肪代谢出去,是解决血脂增高的好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素质选择习练 太乙游龙拳 等传统养生功法,或选择 慢跑、游泳、打羽毛球、骑自行车 等锻炼方式。关于高血脂的调理和保健方法就介绍到这里了,用好以上三个方法,降血脂,稳血压,让我们 远离冠心病、心绞痛、脑中风。要是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不妨把它分享给亲友,让更多人从中受益。

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