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中散寒、调理肠胃、宣通腑气
大横穴,别名肾气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也是脾经与阴维脉的交会穴。
“大”,穴内气血作用的区域范围大也。“横”,穴内气血运动的方式为横向传输也,风也。
该穴名意指本穴物质为天部横向传输的水湿风气,故名“大横”。
大横穴作为脾经上的穴位,可以很好地调理脾脏,能够温中散寒、调理肠胃、理气止痛。刺激大横穴可以治疗多种病症,如 腹泻、便秘、腹胀、腹痛、消化不良 等,对消除 腹部赘肉 也有很好的效果。下面跟着白术来具体了解下大横穴的宝藏功效吧:1、温中散寒当人体脾胃虚寒时,脾胃的运化功能会减弱,导致气血生成不足,身体各部位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和热量,从而出现 腹痛、腹泻、四肢不温 等症状。
此外 ,腰腹部的肥胖 也与脾虚有很大关系,人们长期久坐后腹部容易堆积赘肉就是因为“久坐伤脾”。大横穴作为脾经穴位,主要作用是调理脾脏。刺激大横穴可以激发脾胃的阳气,起到健脾利湿、温中散寒的作用,进而提高脾胃的运化能力,使气血得以顺畅运行,改善脾胃虚寒带来的各种问题。2、调理肠胃大横穴位于腹部,根据中医“近治”原理,大横穴具有调理肠胃的功效,能够理肠温中、通调肠胃。刺激大横穴还可以促进腹部气血的运行,刺激胃肠道的蠕动,加快食物消化进程,有助于缓解因肠胃蠕动缓慢而引起的 腹胀、便秘 等问题。
而且大横穴作为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它能够转运脾经水湿,促进身体营养吸收和水谷运化,这对于改善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等症状也有显著效果。此外,按摩大横穴还可以缓解腹痛。无论是因 脾胃虚寒、肠胃功能紊乱 还是其他肠胃疾病引起的腹痛,都可以通过按摩大横穴得到缓解。
大横穴与中脘、气海、足三里等穴位配伍使用,可以更好地改善肠胃功能。
大横穴可以激发和调动腹部的气血运行,促进气机的顺畅流通。当腹部气血运行不畅时,容易导致 腑气郁滞,引发 腹胀、腹痛 等症状。刺激大横穴可以温通经络,宣通腑气,改善相关问题。
找准穴位,按一按、灸一灸
【 快速取穴法】采取仰卧,先取脐中(神阙穴),于其旁开4寸处即是此穴。我们找准穴位后, 可以通过 按揉和艾灸 的手法来刺激穴位来达到调理病症。1、按摩用大拇指按揉大横穴 100-200次,按揉时注意力度适中,以有微微酸痛感为宜,每天 1-2次,左右两侧都要按,长期坚持。2、艾灸把艾条点燃后,悬置于距离穴位皮肤 3-5cm 处,根据温度调节距离,每次艾灸 5-10分钟,以皮肤微微潮红、感觉温和为度, 2-3次/周 即可。
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