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养胃,午养心,晚养三焦,每天多做这几步,身体疾病绕道走!


近日气温变化大,雨水偏多,湿气容易乘虚而入,导致人体湿邪困阻,抵抗力下降,进而感到疲倦。
再加上衣服增减不及时,经常开空调、喝冷饮等习惯,会损伤体内的阳气,使得很多朋友出现 浑身 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 等不适症状。
此时,我们的养生重点应放在三个方面,分别是 护脾胃、 养心神、通三焦。

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体内的十二经脉对应着十二时辰,不同的经脉中的气血在不同的时辰有盛有衰。
其中, 胃经、心经和三焦经 则分别对应早上(辰时)、中午(午时)和晚上(亥时),所以夏季养生也有“早养胃,午养心,晚养三焦”的说法。
针对这三个养生重点,白术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早养胃
这个时间人体肠胃的消化吸收能力最强,是将营养输送到各个器官,滋养脏腑的最佳时刻。
> 《素问·经脉别论》中记载:“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
简单来说,食物的营养首先要通过胃的消化与吸收,进而滋养全身,特别是肝、心、肺等关键脏腑。因此,我们养好肠胃,就是在养护整个身体,能够帮助我们增强免疫力,减少病痛的侵扰。白术建议大家在早上养胃要做到这两点。1、起床喝杯温水我们在起床时喝一杯温开水,不仅能湿润口腔、食管和胃黏膜,有效冲刷附着于黏膜上的黏液和胆汁,还能促进胃肠蠕动,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宜过多饮水,大约100毫升即可,同时应尽量避免饮用凉水,以免对胃部造成刺激。2、吃好早餐辰时天地阳气旺盛,同时也是我们人体内的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吃一份营养丰富的早餐,能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充分的 能量和活力,助力我们迎接新的一天。而如果经常不吃早餐,则容易引发 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甚至还会导致低血糖、记忆力下降,增加胆结石患病风险等。
午养心
脚被誉为人体的“第二心脏”,我们在勾脚尖时,脚部肌肉收缩的力量能够像泵一样协助心脏把血液送回。具体动作: 首先要保持平躺,全身放松,然后慢慢地把脚背往自己一侧勾,直到它不能动为止。维持这个动作5-8秒钟再恢复到放松状态,建议一组5个,每天3次。
晚养三焦
在中医理论中,三焦被视为人体最为神秘而重要的部位,它不仅负责通行元气,调节水液代谢,还是气血流通的关键通道。而晚上21点到23点,正是三焦经当令之时,我们可以在这时通过拍打三焦经的方式,来促进气血流通,调和脏腑功能,达到 通利三焦 的目的。具体动作: 取站姿或坐姿,放松身体,然后将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内,轻轻拍打 手臂外侧的三焦经。可以从上臂开始,一直拍打到手腕处。拍打时力度要适中,不宜过重。同时要注意节奏和速度,保持一定的规律。建议每次拍打约3~5分钟,每天进行1-2次,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按揉外关穴的方式来清利三焦。外关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我们的手臂外侧,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通过按揉外关穴,可以疏通三焦经,促进气血流通,从而缓解因三焦不畅引起的各种症状。在进行按揉时,首先用左手的拇指指腹,向下按压外关穴,并围绕该穴位顺时针方向按揉。接着改变方向,以逆时针方向继续按揉,以出现 酸胀感 为佳。养生之道,贵在顺时而为!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看完文章的朋友,不妨把这些方法 分享 出去,将健康传递给更多人!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