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梅雨季在诗词里总是特别美好,但在现实生活里却是雨连连、湿哒哒、黏糊糊,天暑与地湿相蒸,让人仿佛置身于蒸笼之中,感觉闷热难耐。
很多朋友在此时会感觉身体困重、精神不振、腹胀腹泻、胃口差,甚至还伴有心烦失眠,油光满面,其实这是 心火旺盛,体内有湿毒 的表现。
在炎热的夏天遇上梅雨季,我们应该如何清热祛湿、健康养生呢?白术建议大家拍打三窝、睡好子午觉、注意饮食!
拍打三窝清热祛湿
一、拍肘窝在我们的肘窝处,有多条经络循行而过,包括 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通过拍打肘窝,能够有效刺激这些经络,从而祛除心肺火气并促进毒素排出,缓解失眠和心烦。此外,我们的肘窝中还藏着两个重要的穴位,即尺泽穴和曲泽穴。白术建议大家在中午11点至13点拍打,此时心经当令,效果更佳。二、 拍髀窝髀窝,指的是我们的腹股沟,也就是大腿和身体的连接处,此处有 脾经 穿行而过。《黄帝内经》有云:“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通过拍打这髀窝,我们可以有效地驱散脾脏的病邪之气,调整脾胃功能,并促进水湿的代谢与排出。方法: 首先保持站立姿势,然后两手握成空掌轻轻地拍打腹股沟部位,持续拍打,直到两髀感觉微微发热。建议在早上7点至9点之间进行拍打,因为此时胃经处于活跃状态,气血流通最为旺盛。三、拍腘窝腘窝也就是两个膝盖后方的凹陷处, 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 都从此经过。而脾运化水湿是跟肾、三焦、膀胱一起协同作战的,因此拍打腘窝同样能够有助于我们排毒祛湿。此外,在腘窝的位置还有许多重要的穴位,包括阴谷穴、委中穴、委阳穴等。其中委中穴是膀胱经的合穴,又为四总穴之一,有清热利湿、舒筋利节的作用。在拍打腘窝时,可以先坐在凳子上,两手空掌同时拍打两侧膝关节后方,这种做法可以刺激膀胱经的委中穴,从而帮助排毒祛湿。
睡好子午觉
子时指的是晚上11点至凌晨1点,中医认为,这个时间段是胆经循行时间。如果肝胆在这段时间内得不到休息,可能会导致如胸胁满闷、口苦咽干、食欲不佳、心烦喜呕等症状。因此,中老年朋友们尤其需要注意,尽量在晚上11点之前进入睡眠,以此达到 养肝护肝 的效果。此外,子午流注子时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这个时候休息,最能养阴,睡眠效果也最好。这跟现代医学发现的,人体需要在晚上11点之前进入睡眠状态理论不谋而合。午时(11点~13点)则是心经循行的时间,此时小憩一下可以消除疲劳,养心护心。白术建议午睡时间在30分钟左右即可,最多不要超过1小时。即使不能够睡觉,也应眯一会,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 提神醒脑、补充精力。需要注意的是,午睡时应采取平卧或侧卧的姿势,并在腹部盖上毛巾被,以免受凉。
调理饮食
白术建议大家切勿过度贪凉,以免损害脾胃功能并助长湿气。在饮食方面,可以选择口味甘淡的食物,这类食物能够起到健脾利湿 的效果,如冬瓜、丝瓜、红豆、扁豆、薏米和豆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白术还推荐大家在日常饮食中适量添加莲子、薏苡和百合等食材,它们不仅营养丰富,还有助于调理身体机能。温馨提示: 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点 【分享】 和 【在看】,让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