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习以为常的“好习惯”,正在毁掉健康……有人每天都在做

👆️关注我们,回复 【养肝】 👆️
得 《春季如何养肝》
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健康养生早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中年、甚至青年人的身体问题日渐凸显, 慢病也越来越年轻化,面对内卷的社会,大家似乎也活得越来越明白, 什么好都不如身体好!
于是泡脚、减肥运动、喝养生汤、养生茶等健康习惯大受追捧,但很多人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很多你认为的健康习惯反倒让我们的健康出了问题!
误区一:伤“腿”好习惯
泡脚的水,越热越好
误区
很多人以为泡脚的水越烫越好,其实并不是。
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医师李国菁提到过,过热的水,即使你认为不烫,长时间浸泡也易导致低温烫伤,容易出现发白、红肿、脱皮、水泡,严重时还可能造成组织坏死。
正常泡脚的最佳温度建议在 38℃~43℃,特殊人群如孩子老人,可根据对温度的敏感度来上下调节温度,建议控制在4℃以内。

误区二:伤“牙”好习惯
刷牙时间越长越好
误区
想要牙刷的干净时间越长越好,其实并不是。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主任医师高雪梅指出,长时间刷牙可能损伤牙釉质和形成楔状缺损,刷牙时间 2~3分钟,能充分清洁口腔中的细菌和食物残渣,同时又不会对口腔组织造成过度刺激。
误区三:伤“肾脏”的好习惯
浓汤营养高,要多喝
误区
远离烧烤炸鸡,开始钟情于“养生鸡汤”,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各种久熬的肉汤中,含有较高的嘌呤,尤其是一些“老火汤”,痛风、高尿酸血症人群应尽量避免,对于健康人群,也建议 避免长期大量 食用肉汤等高嘌呤食物,以免增加患病的风险。

误区四:伤“血管”的好习惯
一勺猪油五服药,猪油更健康
误区
老话说“一勺猪油五服药”,在过去贫瘠的年代,饮食缺少油水,能吃上一些猪油,不仅味道香,而且也能补充到一定的脂肪酸,然而现代饮食大多高油高糖,如果再摄入过多含饱和脂肪多高的猪油,就很容易导致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误区五:伤“耳”好习惯
定期掏掏耳朵
误区
定期掏掏耳朵,这不是体现我更健康吗?
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刘玉表示耳屎中含有油脂,可以保护鼓膜防止耳道因干燥而瘙痒,还有一定防止异物进入、抗菌的作用。
耳道具有自洁功能,大多数情况下,耳屎不需要人为清理,特殊情况如耳屎过多,影响听力或引起耳痛、耳鸣等情况,可考虑清理耳屎。
误区六:伤“食道”的好习惯
食物要趁热吃
误区
食物要趁热吃,这也很多人从小就被家长告知的事情,但真相是太烫的食物对我们人体的咽喉、食道、胃刺激都比较强,会增加烫伤、食道癌的风险。不管是食物,还是饮品、汤品尽量让其却到 60°C 以下再食用。

误区七:伤“胃”的好习惯
喝粥可以养胃
误区
喝粥养胃,是很多人深信不疑的事情,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粥养胃。比如胃下垂的患者,喝粥恐加重病情。因为粥的水分含量高,进入胃部后会增加胃的容积,使胃部下垂更加明显。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喝粥会提高胃酸的分泌,而且粥是流食,进食过多会导致胃部更易反流。

误区八:保持身材“好习惯”
频繁称重
误区
保持体重,保持身材是一个健康好习惯,但很多人天天盯着体重秤上的数字看,涨了一些就要少吃,体重掉了一些就开心,被数字绑架了心情。
殊不知,好的身体是好的健康习惯维持的,体重不仅仅包含了脂肪,还有水分、骨骼、肌肉等成分,一天的体重都会有很大的变化,除了体重,我们更应该关注 身体肌肉含量、体脂率的变化。

今日互动
春季养肝正当时关注我们,后台回复【养肝】
👇领取👇
《春季如何养肝》
大家都想看,猜你也感兴趣的爆款文章,去看看吧~
更多爆款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