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这些滋补食物要吃对!吃错生寒湿还伤肠胃,尤其是阳气不足的人!


长按二维码领【饮食方案】
‍‍
最近天气越来越冷,再过不久还要迎来一波降温,有些地方还阴雨连绵,寒气+湿气,让人难熬。
中医认为,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民间也有 “冬令进补,来年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这一说。但不是人人都需要进补,滋补也得对症。
如果吃了消耗阳气的食物,很可能加重寒湿入体,带来头晕胸闷、四肢乏力、腹胀、消化不良等多种问题,让病魔更易入侵!
那这些伤阳食物究竟是什么呢?
又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

冬季养生 不能瞎吃乱吃
冬季如果突然降温或进食过多高热量的补品,会导致体内易邪火郁结,发生“寒包火”、“虚不受补"、“上寒下热”等病征。引发咽喉肿痛、咳喘、甚至各类梗塞(如脑梗、心梗、水肿等),以及关节痛、牙痛、口腔溃疡、脸上冒痘或便秘、痔疮等。
保养肺气首先是躲避寒凉,预防感冒
防止风寒之邪侵犯肺气
饮食原则:养肺润燥,营养均衡
在冬季选择温补食品,以抵御冬寒,但不要因气温下降而盲目进补。最好能多吃白菜、银耳、糯米、羊肉、梨、猕猴桃等益补食物,要搭配合理,营养均衡。
饮食搭配:谷菜果肉一个都不能少
谷物篇

晨起喝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
除了白米粥,可以经常煮些糯米红枣粥、八宝粥、小米粥。此外,还可依自己所需,食安神养心的桂圆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润肺生津的银耳粥、清火明目的菊花粥、和胃理肠的鲫鱼粥。
蔬菜篇

冬季多食用蔬菜以解滋腻、凉燥,达到养阴功效。
萝卜:冬季正是吃萝卜的好时节,具有清热生津、开胃健脾、顺气化痰的功效。

图片来自网络
白菜:有温胃、益气、驱寒的作用。
冬天天气干燥,多吃白菜也可以滋阴润燥、护肤养颜。
胡萝卜:胡萝卜素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能预防冬季皮肤干燥及鼻粘膜干燥。
水果篇

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益于延缓衰老,预防癌症,而且能清热解毒、清血抗氧化,维护身体健康。
梨子:有 生津止渴、清热降火 等功能。
苹果:有补脾气、养胃阴、润肺悦心的功效,被称为 心血管的健康保护神。

图片来自网络
肉篇

冬季人们惯吃姜母鸭、羊肉炉、山药炖排骨等药膳“补冬”,可以补中益气,滋阴补阳。但是要少吃肥肉。
羊肉:冬季 进补首推羊肉,羊肉性热、入脾肾经,有温肾助阳、强腰健骨、补益精血的功效。

图片来自网络
羊肉当归汤:在补气血、护阳壮阳的同时,如果自己湿气重可以搭配花椒、或担心上火可以搭配萝卜、白菜。素食的可以炖黄芪当归甘蔗/牛蒡汤。

长按二维码领【饮食方案】

冬季进补 教你两句口诀
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
青少年 阳气正盛,可以不补,或者小补。
中年人 就要根据近期身体状况作出相应调理,比如最近很累,身体损耗大,就要补一补。
老年人 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应多重视保护。多做一些柔和的锻炼,如练太极拳、八段锦等。
南方清补,北方温补,高原润补
北方地区 的冬季天气寒冷,宜以大温大热之品进补,如羊肉、枸杞等。
长江以南地区 虽已入冬,但气温比北方地区要温暖一些,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为主,比如鸡、鸭、鱼类。
南方地区 的人们则爱吃些 鸡鸭鱼肉。
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为宜。

这些日常行为
也可能会加重阳气流失
经常久坐不动
长时间坐着,导致体内血液流通变慢,在中医上被称为气滞血瘀。
血液堵在一块,气血运行不畅,连带着睡眠和代谢都会受到影响。
而气机不通,停滞在一处,还可能导致肠胃蠕动减慢,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加重腹胀、便秘、消化不良等问题。

洗完头发不及时吹干
不把头发吹干就直接放着不管,水汽、湿气很可能逐渐进入体内,增加身体的湿气,导致风寒入体,催生头痛、感冒等问题。
因此建议尽量及时吹干头发
睡前洗头还要注意把头发吹干再睡,确保头皮干燥,否则容易引发湿疹、皮炎、头屑、长痘等。

总是熬到深夜不睡觉
白天的日常工作,本就会消耗体内的阳气, 而睡眠,正是补充阳气的一大途径。如果总是熬夜,打乱了体内阴阳血气平衡,就可能损伤阳气。
建议大家晚上11点前入睡
保障充足、高质量的睡眠
参考文献
\[1\],冬季养生不可盲目进补--健康·生活--人民网
\[2\]冬季进补不可盲目 多温热少寒凉,多吃三果--健康·生活--人民网
\[3\]中医8大冬季养生法\_健康知识\_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长按二维码领【饮食方案】👆
🎊恭喜你🎊又读完了健康干货满满的文章
关注我们 ,领一周降三高食谱
👇👇👇
点击阅读原文看看营养师都在逛的好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