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路由器的技术发展史

【 _走进IT弱电工程_】 _就是走进计算机,网络,道闸系统,门禁,对讲系统,一键报警系统,背景音乐,太阳能供电系统,路灯,LED拼屏,程控电话,一卡通系统,收银系统……不断有黑科技智能工程介绍与分享!_
路由器,相信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从诞生第一家网吧的时候,机器数量比较少,对硬件要求相对比较低,基本采用的都是傻瓜的路由,能有NAT功能就行了。
随着网吧的发展,网吧的规模越来越大,对路由的处理能力也有更高的需求,但是还没有专业的网吧路由,所以就拿企业路由替代,基本可以满足当时需求。
第一代路由基本采用的是带机量小,无任何功能的SOHO类路由,只要有某一个应用程序(BT,迅雷)需要或强占大量带宽的时候,其他重点应用(游戏,网页)的带宽就得不到保障,就会出现卡或者慢情况。
随着第一代路由的缺陷,之后就出现了第二代网吧路由----限流路由器,就是把网吧总带宽平均分配给每个电脑,优点就是每个人都能保证自己的上网带宽,但是在人数少或空闲的时候带宽就会浪费,也就是浪费了老板的带宽费用,另一方面向高速下载的用户得不到高速体验。
到了第三代路由的时候,ROS相当受欢迎,硬件配置问题可以完全解决,不用担心电脑数量过多而数据处理不过来的问题,可以随时更换更高的CPU和内存。但是ROS的针对性功能的缺失和管理问题,逐渐被第四代路由器所取代。第四代路由器的硬件已经足够强大,从最小的1G双核,到1G16核都可以做到,而且功能方面完全是针对网吧应用,也解决了ROS在双线或多线接入难的问题。
第三代路由的出现,理论上是改善了网吧带宽利用,核心技术为弹性带宽。弹性带宽就是按当前在线电脑数(按在线IP条数)、当前在线NAT条数平均分配带宽。看上去是没有浪费外网带宽,但是实际上只是比二代路由稍微改善了带宽利用率,还没有完全达到100%利用外网带宽。我们简单例子,网吧带宽为10M,当目前网吧只有2台电脑(IP)上网,弹性带宽功能会把总带宽10M平均分配,每台电脑有5M,其中一台电脑在玩游戏,另一台电脑在BT下载大量文件,我们知道玩游戏一般不需要太多带宽,但是5M对于玩游戏还是浪费了很多带宽。所以弹性带宽实际上并没有解决如何完美利用外网带宽问题。
这个时候,出现了第四代路由器。第四代产品应用了流量整形技术,在流量整形技术是详细调查了网吧所有应用,按优先级来设置。
把网吧应用分为:游戏、QQ、网页、下载几大类。根据这几类在网吧中对带宽的需求和优先保证,分为游戏有优先使用带宽的权利,其次是浏览网页,最后才是下载。意思就是所有带宽优先保证了游戏后剩下的带宽再给浏览网页,浏览网页为次优先转发,浏览网页后剩下的所有带宽可以都分配给下载。这样就可以保证网吧所有带宽全天候的100%利用,而且重点应用的带宽也得到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