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算师型:算盘珠子崩你脸上
去年带老同事老周夫妇游江浙,可算见识了什么叫"分毫必争"。在乌镇买芡实糕,店家标价28元/斤,老周硬要砍到25元,理由是"隔壁摊子昨天就是这个价"。老板娘翻着白眼怼他:"您说的隔壁是苏州还是杭州?"
更绝的是晚上分房费,老周掏出计算器:"老王你打呼多占空间,房费该多摊5%"。气得东北老李当场摔门:"老子出双倍,您自个儿睡走廊行不?"这种把市井精明带进旅途的,分分钟让你游山玩水变菜市场砍价。
二、公主病晚期:全团都得围着她转
上月西藏行遇到位退休女教授,堪称"高原作精"。凌晨三点敲领队门要吸氧器,理由竟是"月亮太亮睡不着"。在布达拉宫非说藏民导游眼神不敬,逼着全团换人。最绝的是吃牦牛肉火锅时,举着自拍杆让全桌人举着筷子僵笑十分钟——"这张构图不够显脸小"。
三、养生狂魔:旅行变成修行课
去年海南团有位养生专家老吴,每天五点挨个敲门带大家"海边站桩"。不让吃海鲜说是寒凉,看见人买椰子就念叨"湿气重"。最要命是坐车永远要开窗:"空调伤阳气!"结果全车人裹着羽绒服在30度天气里瑟瑟发抖,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在拍《南极探险》纪录片。
四、打卡机器人:旅行比上班还累
上个月张家界遇上对老夫妻,堪称"人形打卡机"。早上五点扛着三脚架拍日出,七点已经在天门山排队。中午啃着馒头催导游:"快点吃完去下个景点,抖音上说袁家界要拍三小时呢!"晚上十点还在客栈整理九宫格照片,配文必须集齐#退休生活# #说走就走# #感恩遇见# 三个tag。跟他们玩三天,比年轻时抢工分还累。
五、怀旧型话痨:走哪都是忆苦思甜
去年川西行有位老大哥,每见个山头都能扯回知青岁月。"这折多山算啥?我们当年修水渠扛的石头比这陡""看见藏民背篓没?我插队时背粪筐比这沉多了"。开始大家还礼貌附和,到第五天司机都求饶:"师傅,要不您跟导航仪唠?它不会得高血压。"
【避坑指南】
1. 短途试水温:先来趟两天一夜周边游,比啥性格测试都准
2. 丑话说前头:出发前明说"要穷游还是富游""要养生还是放纵"
3. 设止损线:准备点"突然痛风""孙子生病"的万能脱身借口
说到底,退休旅行就像老棉鞋,舒不舒服自己脚知道。这届老年人活得通透:风景不会辜负你,但人可说不准呐!